沂蒙山区红色品牌产品达数百 成当地支柱产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0日 13:52 《财经时报》 | |||||||||
“沂蒙小调”煎饼、“六姐妹”煎饼、“沂蒙老曲”酒、“拥军鞋”、“拥军车”……沂蒙山区的人们现在已经发现并开始发掘这个革命老区的政治优势所蕴涵的巨大经济价值 本报记者 郑重 “小调咱们唱,煎饼俺的香。”
这句小调经常挂在李怀珍的嘴边上。这位几年前的临沂市费县粮食局下岗女工,1995年从经营一个煎饼铺子开始,现在已经是山东省有名的企业家。“俺之所以能将一个小煎饼铺办成食品公司,靠的并不是手艺,俺是沾了这首歌的光。” 她说着话又即兴唱了一段:“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李怀珍唱的是伴随着战场上的硝烟诞生于费县北部、东蒙山腹地白石屋的《沂蒙山小调》。这首歌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优秀民歌。她说:“没有《沂蒙山小调》为俺免费做广告,咱的煎饼铺也开不到大江南北。” 李怀珍的沂蒙小调特色食品公司生产的煎饼的商标就是“沂蒙小调”,这个品牌现在有煎饼系列、花生系列、茶系列、果脯系列等众多食品,不仅在上海、北京销路不错,还远销国外。 沂蒙山区当年发生的“红色革命故事”如今流传下来的很多,其中一个是这样的:1947年的一天,蒙阴县的烟庄接到上级命令,解放军的一个团要抢渡沙河,需造桥一座。可村里的男人都随运输队上前线了,于是年轻姑娘公方莲二话没说,带着5个姐妹跳进河里,用纤柔的肩膀扛起一块块门板组成了一座浮桥,那个团的士兵是流着泪上桥的。一时,六姐妹的名字随着陈毅的表彰而响彻全军。 几十年后,“六姐妹”这个英雄团体与这个县的经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个县利用“红色品牌”办的企业很有名气。县里的官员带着这几位老英雄到北京、上海拥军——为天安门国旗班战士送去了该县生产的具有沂蒙特色的食品,到南京路为好八连送去了鞋垫......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轰动全国的新闻。 借助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蒙阴县迅速提高了在全国的知名度。这个县注册了“六姐妹”品牌,一家食品厂还直接挂出“六姐妹”公司的牌子,聘请这些老英雄为名誉厂长,生产特色食品,将企业办得红红火火。 除了《沂蒙山小调》和“六姐妹煎饼”,这几年蒙阴县又出现了“孟良崮煎饼”、“沂蒙老乡煎饼”等20多个品牌,规模较大的加工厂有5家,加工户3000多户,从业人员10000多人,年加工煎饼5万多吨,年转化小米、玉米、高粱、小麦、大豆等粮食6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沂蒙山区的临沂市是中国革命老区之一。由于自然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沂蒙山区直到1984年底还有30%的农村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50元,被列为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该市宣传部副部长孔祥广说:“八百里沂蒙山因战争而闻名全国。这是一个响当当的招牌,是一种难得的优势资源。然而,老区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自解放后就一直空挂在人们的嘴上,没有被充分利用。” 现在,沂蒙人已经发现并开始发掘老区的政治优势所蕴涵的巨大经济价值。孔祥广说,老区人民已将这种政治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典型的案例就是“沂蒙老曲”这一品牌。 “沂蒙老曲”是一家生产低档白酒的县级酒厂,产品缺少知名度,企业没有丰厚的文化根源。但自从将“沂蒙老曲”注册成商标后,凭借着这个深入国人心中的名字,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并在北京获得了巨大成功。两三年功夫,“沂蒙老曲”就成了地方上的驰名品牌,小酒厂也发展成了白酒集团。 受“沂蒙老曲”的影响,“沂蒙小调酒”、“革命的小酒”、“胜利的小酒”等具有老区色彩的品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纷纷出笼。 中共临沂市市委书记李群说,临沂的“红色”品牌产品目前已达数百个,像“红嫂”、“红日”、“沂蒙母亲”、“孟良崮”等名字都已被借用,而且涉及煎饼、小米、果品、工艺品、旅游景点甚至化工产品等上百个门类。在一些山区县,“红色经济”已成为当地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因为红色故事,小布鞋现在也被这个市的沂水县做成了大产业。 在沂河岸边,最早做布鞋生意的是郭风兰。战争年代,她的奶奶和母亲积极支前,做过大量的“拥军鞋”。 “我刚开始卖的布鞋还是母亲教着做的,”她说,“白底黑帮,完全是当年‘支前鞋’的式样,完全没想到一投入市场,卖得那么红火。” 郭风兰布鞋生意的红火起到了示范作用。现在,沂水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制鞋作坊,男女老少都会做布鞋。现在,该县占地800亩的“布鞋城”已经有282家企业落户,年产布鞋1.8亿双,产值7亿多元、利税6000余万元。随之而来的是县里的相关产业一片兴旺,织布厂、线绳厂、橡胶厂、纸箱厂等众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从小学时代开始就做木匠活的费县城关镇农民曲宝营也因为革命故事而在50多岁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看到人们对革命传统故事格外青睐,就把当年的拥军车开发成了工艺品,居然很快卖出了名堂。 “现在我雇了20多个人帮我干,一年能生产十好几万辆呢。” 曲宝营这么说着,呵呵地笑了起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