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以国际接轨避免国际误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0日 11:58 中国经营报

  作者:葛志玉

  东南亚和南亚部分地区发生地震和海啸之后,中国发起了迄今规模最大的海外救援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然而,因中国的食品包装标注日期没有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在一些国家引起了不必要的误解,结果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用来诋毁中国。

  对此,笔者感慨良多:首先,沟通是化解歧义和误解的钥匙。我们姑且抛开“救助食品事件”背后是否隐含着可能的政治背景,为什么这家传媒在世界人民纷纷向海啸灾区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竟然遗忘了这把钥匙呢?其次,一切误会缘于歧义。“救助食品事件”因误会造成的误导也给我们以启示和思考:在国际交往中,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好意,都必须尊重“国际通行做法”的游戏规则。

  国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超市里的牛奶,鲜奶、酸奶、真空包装奶等都有不同的保质期限,有7天、3个月、180天、1年的,但包装上只是打上生产日期,至于什么时候到期,“上帝”自己算吧!于是,我们在购买食品时都要先在包装袋上“众里寻她千百度”,而后根据标注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完成判断和取舍。如果有不良商人故意把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像藏“宝”一样模模糊糊地印在某个角落,失去演算“机会”的消费者,要么放弃购买,要么寄希望于商家的厚道而糊涂食用。至于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黑心手法更让人防不胜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我国法律的两可选择为这次“国际误会”埋下了伏笔。国内食品包装的习惯做法是标注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即何时生产、可以存放多长时间,完全合法。而国际上通行的则是标注失效日期,即有效期至何年何月何日止。一些国家的组织和个人,误把中国食品标注的生产日期当做有效期,草率地认定中国援助的是过期食品,因为地球人都认识上面的阿拉伯数字。而我国食品包装上的有效期一般使用中文表述,难怪媒体误导可以引起“不识汉字真面目”的一些灾民的共鸣。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喜欢说与国际接轨。许多行业标准接了轨,效果确实很好。但也有的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如小额存款收费、酒店禁止自带酒水等,即使“听取骂声一片”,也要义无反顾地我行我素。还有的产品从不出口,却千篇一律标注蹩脚的英文,甚至是汉语拼音说明书,让人哭笑不得。

  由此可见,任何一件小事,都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与国际惯例接轨。细节昭示本质,笔者希望有关部门从“救助食品事件”的大处着眼,从标注方法的细处着手,尽快修订法律条文,对限期使用产品,一律强制性要求标注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既照顾到中国人的习惯,又与国际习惯相一致。在这些细节上体现人性化的关怀,我们的社会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