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环保风暴 > 正文
 

期待环保风暴之后对有关部门的问责风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09:20 新京报

  一周前,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停建13个省市的30个违法开工项目,其中包括仅次于三峡工程的国内第二大水电站。这被媒体称为“审计风暴”之后的“环保风暴”。

  环保总局24日的通报称,其中22个项目已按规定停止了工程建设,但包括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负责建设的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三峡地下电站、三峡工程电源电站等8个项目并没有执行停建的规定。(1月25日《新京报》)

  从进展情况看,国家环保总局的执法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有近30%的项目对环保总局的“叫停”置若罔闻。

  一些财大气粗、背景很深的建设单位对国家环保总局的态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地方环保部门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长期以来环保局被当成“花瓶”,环保法委变成“豆腐法”,环保影响评价变成橡皮图章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大规模执法行动遇到现实阻力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应该在人们的预料之中。

  但不管怎样,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已经不容我们对环境违法再暧昧了,国家最高环境保护执法部门已经公开向环境违法“宣战”了。

  应当说,这次环保总局的重大举动向各个企业发出了强烈信号,环境评价并不是橡皮图章,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也向各地发出明确信号,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空话,而要真抓实干。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公信力使我们不能停下对环境违法开战的脚步,不管遇到多大阻力都要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笔者认为,“环保风暴”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决不能仅将违法开工项目叫停了事,必须同时祭起“问责”之剑,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才能使环保意识深深地扎根于地方各级领导者和企业决策层的头脑中,才能使环保法“硬”起来,在做出重大决策和上项目时才不敢触及环保这根“高压线”。

  原因很简单,因为所有违法开工项目,都有违法行为存在,要么是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违背环境准入制度,要么是进行虚假评价,合伙作假,欺上瞒下。这其中既有政府官员无视法律权威,擅自做主决定项目上马的问题,也有企业决策层法律意识淡薄,只重经济效益不顾环保影响的问题,还可能存在地方环保部门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甚或联手欺骗上级职能部门的问题。其实,违法项目之所以能够上马开工建设,无视法律权威和尊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短期效益是根本原因,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而项目违法开工建设本身只是表面现象,是问题的表象。也就是说,环保违法的根源在人,在决策者,而不在项目和工程。

  因此,叫停违法开工建设项目,仅仅是纠正违法的第一步。应当受到处罚的,在法律上有意义的是人的行为,具体来说,在环境执法中应当受到处罚的是做出违法决定的人。只有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才能使他们的决策行为得到规范。否则,叫停一批违法项目,还会出现另一批违法项目,只要决策者还没有相应的环保法意识,只要决策者仍在违法决策,那违法建设项目就会层出不穷,环保法也就必然被束之高阁。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期待“环保风暴”,但更期待“环保风暴”后的“问责风暴”。在这个问题上,此前的“审计风暴”为“环保风暴”树立了好榜样。“审计风暴”中涉及到的违法违规案件件件都得到了落实,有关责任人人人都受到责任追究,真正发挥了审计的震慑作用,也有力地重塑了政府的公信力。

  当然,笔者已经注意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对违法项目“重罚”和对责任人员建议行政处分的表态。我们希望环保总局能够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克服重重阻力,严格依法办事,真正将“重罚”落实到执法中去。至于对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则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大力配合了,能否顺利地处分责任人员,也是“问责风暴”能否形成,“环保风暴”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能否起到警示作用的关键所在。特别是那些特大项目的违法上马,往往涉及到相当级别的官员,人们担心“环保风暴”中会不会“抓小放大”,最终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总之,全国人民都在期待着“环保风暴”后的“问责风暴”。

  □李克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环保风暴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