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题原因有什么不方便说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 09:17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五岳散人 2005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刚刚结束。关于这事本来没什么好关注的,当年没参加过高考,今天自然就更不会对考研有什么兴趣,学问两字与我是无缘的。 不过有报道说,在此次考试过程中,英语试题中的英译汉部分在考场上被临时置换
考试时出现替换试题的现象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这段日子闹得最凶的就是考试漏题事件。为了多少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换个题目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人才的选拔是百年大计,要是考卷都跟某些官员的政绩单子似的总不是什么好事。 可能媒体的朋友不是这么想。一般来说,媒体除了报道事情是怎么样的以外,还要问一声为什么会这样。这次媒体也很尽职地问了一次为什么,结果有关部门的答案让我产生了一些很不好的联想。 话说当年上学的时候,我因为体育不错当过班里的体育委员,有一次发现班上好几个女同学不上体育课。当年我们生理卫生教育实在是很糟糕的,男孩子又比女孩子发育得晚些,所以我就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作为一个合格的体育委员,我就找到老师汇报了一下。老师对此严重违反校规的行为只是笑笑,然后就让我带领同学们跑圈去了。课后他跟我解释道,关于这件事他“不方便说”,并说我将来会明白的。 现在,关于女孩子可以有时候不上体育课的原因我是明白了,可是关于为什么在考场上换题我到现在还不是很明白,因为有关部门对此的回答也是“不方便说”。 与当年不同的是,这次我认为自己是个大人了,一句“不方便说”可不能打发过去。这里的道理很简单,女孩子不上体育课是她个人的事,而考试是一个公共事件,其中除了考题与答案是在考试之前无法公开的以外,其他就没有什么是“不方便说”的了。 公共事件的意思,就是指某一行为或者事件是针对全体人员,而不是私下进行的。在我的印象里,教育应该是不分三六九等的,孔子就说过“有教无类”的话。现代教育之所以成功,与这种教育行为成为国家的公共事件是分不开的。而公共事件牵扯的就不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群体的利益。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教育经费的出处,也会发现教育这件事是公共行为:因为教育部门的钱大都是老百姓的税款。一个国家职能部门、在其行为又不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下,我想不出任何理由能让他们说出“不方便说”这句话。 回答这种问题,跟方便不方便没有任何关系。方便要回答,不方便也要回答。因为政府职能部门用着老百姓的钱、掌控着政府资源,按照现代政府的定义,回答质疑不是想不想或者方便与否的问题,而是必须的问题。 要是到现在还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居然用“不方便说”来回应媒体的质疑,恐怕是过分了。媒体的作用就是告诉大众发生了什么事,并监督政府的运作,不是一句“不方便说”就可以打发的。大众的知情权通过媒体体现,媒体与大众不是当年没有受过生理卫生教育的孩子,应该知道的事情必须要知道,这是作为公民应有的权利。 用“不方便说”作为借口来搪塞,总让我联想起当年做体育委员的经历。那时是因为我们这里对于这个方面的内容比较忌讳而导致的无知,现在就不会再出这种笑话了。其实,没过两年我就了解了那些应该知道的内容,并嘲笑当年那个老师:有什么大不了的?居然还真把这个当回事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