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顾之争全纪录--2004产权改革辩论始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 14:35 中国经济周刊 | |||||||||
★文/潘端升 郎咸平先生2004年6月掀起的关于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论,几乎触动了所有关心中国国企改革人的神经,一时间赞成者击掌叫好、推波助澜,反对者亦是挥戈上阵、不遗余力。近期出版的《较量:国企改革激情大辩论》便充分向我们展示了这场争论的震撼场面。那么,到底是哪些观点让人们如此兴奋呢?
郎咸平七问格林柯尔并购神话、炮轰海尔“曲线MBO”、质疑TCL产权改革,归根结底,就是反对现有产权改革中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这一问题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说明其戳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痛弊之处。 应该说,国企改革是经历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重困惑和疑诟顽疾之后做出的选择。然而,持续的经济总量增长和不断飚升的统计数字不能成为我们“安于现状”的借口,一些地方急于求成、一些企业急于改制等造成少数人暗箱操作,企业信用严重缺失,官商勾结、腐败堕落的现象不断见诸于报刊杂志,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认真进行反思。 反对郎咸平观点的人认为,国企的现有改革路径是积极有效的制度选择,产权改革采用MBO形式是彰显目前改革效率的最佳手段,这一点无可厚非。在他们看来,目前提高效率的重要性毕竟大于社会公平的取向,并通过诸如“冰棍效应”、“杯酒释兵权”之类的精妙阐述,来为其产权改革的最优性提供佐证。而支持郎咸平的人的观点则较为复杂,他们的最终目的也并非完全统一。有的赞同其出发点,有的赞成郎咸平观点的一部分,有的则完全是因为郎的振臂一呼燃起了他们心中压抑已久的愤懑和不满而支持他。无论怎样,他们都在反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旗帜下毫不犹豫地举起了讨伐之手。双方在国企产权改革问题上展开了系统而又深刻的辩论,但他们最终谁也没有说服对方。 冷静思考之后,人们发现这个并不复杂的问题随着争论的进一步升级和参与人数的增加而愈趋繁杂和混乱。正如孙立平教授所言:反对在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与反对国有企业改革是两回事,坚持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容忍国有资产流失也是两回事,甚至反对以MBO方式进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反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仍然是两回事。可以说,支持郎咸平的人未必同意他的每一个说法,而郎咸平的反对者却都无一例外地承认国有资产流失的严峻现实。双方论争的焦点似乎集中在:要不要MBO,以及与MBO形式相似的国企改革手段。 在这场胜负未定的激情大辩论中,各派经济学家终其平生所学,唇枪舌剑,激烈交锋,让国人实实在在地领略了一次经济学的实用之美。在《较量》一书中,汇集了有关这场辩论的大量精华之作,论辩双方以自己的方式解读了这场争论的核心和精彩之处,让你感受到针锋相对的学术较量,激发起你对国企改革更多的思考和感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