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标准及国际接轨与食品过期误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 07:44 人民网-华东新闻 | |||||||||
郝洪/文 ●相信对于国内的大多数人来说,眼下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中产”的标准,以及我们是否与国际接轨,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层”,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能简便、省力地判断入口的食品是否安全,否则,“中产”了,又有什么意义?
“你中产了吗?”也许过不了多久,朋友之间见面,脱口而出的会是这样一句话。 许多年来,我们对“中产阶层”的想象以及中产阶层与国际接轨的渴望一直锲而不舍。本周,那条“我国中产阶层数字化界定:年收入6万元以上”的新闻,让想象中的“中产阶层”终于有了一个模糊的数字化形象。 但“中产阶层”是否就因此离我们近了一些?我们是否在“中产阶层”上就与国际社会接了轨?恐怕未必。 据报道,按照目前情况科学推算出来的家庭年收入为6万元—50万元的“中产阶层”判断标准,到2020年,我国中等收入人群的规模将由现在的5.04%扩大到45%。那就是说,即便要形成单纯的、经济意义上的“中产阶层”,我们还要等上15年;而在这15年里,这个经济标准是否就可以恒定不变?15年后的6万元的购买力,能否等同于今天的6万元?并且,以当今社会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区域人群的贫富悬殊来看,这45%中产人群的分布是否均衡也值得怀疑。 另一个遥远的距离并不来自经济指标的高低,而在于“中产阶层”的社会地位及其思想状态。那篇关于我国“中产阶层”数字化标准界定的新闻也披露说,在社会学者和经济学家的研究中,更广泛意义上的“中产”概念,实际上是一种思想状态而不是经济状态,或者说,不仅仅是经济状态。地位声望、教养职业、经济收入、社会交往,这些统统都是不能回避的指标。这一“状态”的形成,恐怕不是可以随便数字化的,更不可能拔苗助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产”的背后需要许多经济、社会发展的铺垫,“中产”标准与国际接轨,恐怕得先让这个概念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具体发展指标上与国际接轨,有了这一些的铺垫,“中产阶层”的出现才能水到渠成。 我们往往急于在类似“中产”这样不着边际的事务上高喊“与国际接轨”的口号,而在具体的制度设计、技术标准等诸多方面却进展缓慢。比如房地产市场,我们的“豪宅”价格早已向伦敦、纽约看齐,但在住宅投资、销售运作上,则强调中国特色;比如城市建设,我们强调的是,要接轨国际大都市的规模尺度,却在人性化设施等城市细节处理及管理规范上,看不见他人可资借鉴的经验。 “国际接轨”绝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活。本周,就仅仅因为食品包装标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差点酿成国际政治事件。1月16日,境外媒体所谓“中国向印尼提供‘过期’救灾食品”事件尘埃落定,印尼的官方和民间终于弄清楚,所谓“过期”,不过是中国食品包装标识与其他国家有差异———我们一向是在食品外包装上表明生产日期和食用期限,而在印尼,则标明食品过期时间和安全食用期限;我们很少在牛肉、鱼肉等清真食品上标明“清真”标志,但印尼的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 误解的产生虽不能排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其中挑拨离间,但我们是否亦要反思自身在食品包装标识上的不足。我们有许多次寻找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经历,保质期是语焉不详的一年或者18个月,更要在外包装不显眼处找到那个模糊的生产日期,才能换算、判断出该食品的可食用期。而一般的小店里的简装食品,往往会将模糊的生产日期省略掉,让人无从把握。 相信对于国内的大多数人来说,眼下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中产”的标准,以及我们是否与国际接轨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层”,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能简便、省力地判断入口的食品是否安全,否则,“中产”了又有什么意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