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希望他们能自己回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09:20 新京报 | |||||||||
由新京报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助贫寒学子回家过年”公益活动进入高潮。新京报也发表数篇社论,期待人们“用慈善之心弹奏和谐社会的乐章”。(新京报1月19日) 曾经为贫寒学子的辛酸经历潸然泪下的我们,也为终于可以看到他们带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坐上归家的火车了。但我真心地期待,明年他们不再需要我们的捐助,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赚够回乡的车票。
我这么说,并不是鼓吹什么“磨练意志”,让他们通过精神上的痛苦达到意志上的修炼。我只是认为,捐助扶贫的目的是希望接受帮助的人能够生活得更加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持久不应该靠我们的资助来维持,真正的幸福需要自己亲手来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很艰难,也许会有失败,但我认为学子们不会受到精神上的折磨,相反,他们会因为可以自食其力而萌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我对这样一件事记忆犹新。在美国纽约的繁华街道上,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女孩在瑟瑟的寒风中卖着鲜花,她穿的十分单薄,稚嫩的小脸被冻得通红。我心生怜悯,塞给了她50美元。但是,就在我转身离开时,她拉住我的衣角,问:“大姐姐,你还没有拿我的鲜花,你要买几朵?”当我表示钱是免费送给她的时候,她固执地把50美元还给了我。在她看来,卖花可以让她维持生计,她不想接受别人的怜悯。 其实,在外国的大学里,几乎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两份零工。许多人一旦上了大学,就不再接受家庭的资助,而是自己供自己上大学。即便是家中十分富裕的学生,他们也会拒绝父母“供奶”,坚持自力更生。 我们鼓励学生们积极为自己谋求生路,提倡社会积极为贫寒学子提供打工的机会。这样做不仅仅在于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更加在于这本身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希望明年的今日,我们可以听到这帮学生们自己回家的消息,期望我们“送”回家的学生会越来越少。 □苏婧(北京市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