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变成害人车背后的道德和信用危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 10:5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本报评论员郭振纲 本该救死扶伤的救护车,竟然变成了“害人车”。可怕的是,这样的事件并非个例。是经济因素使一些地方的救护车逐渐变了味,是利益驱动使一些特种车辆竟然变成了某些人经济犯罪的工具
据新华社1月13日报道,1月5日下午,江西九江市东风小学的周老师骑车到学校上课,路经甘棠湖公园的时候,一辆迎面疾驶而来的救护车将她撞倒。周老师被撞后,头部大量出血,昏迷不醒。司机却开着救护车在众目睽睽之下绝尘而去。同样是江西,去年3月份,该省泰和县城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两辆救护车因为速度太快,不仅撞伤了现场抢救的工作人员,连待救的伤者也被救护车再次撞伤。 本该救死扶伤的救护车,竟然变成了“害人车”。可怕的是,这样的事件并非个例,不仅出现在江西,在其它一些地方也时有发生。如近日媒体披露的浙江海宁救护车撞死2人、伤3人的重大事故,成都市崇州两家医院的救护车为争抢一名伤病员,将一无辜女子撞成重伤等等。除此以外,在某些地方,救护车还干起了“兼职”———比如,据新华社报道,南昌烟草专卖局近期破获了一起利用救护车非法运输卷烟案。此前,也曾发生过利用邮政车走私的案件。据悉,这种利用特种车辆偷运卷烟或走私其它物品的行为,在某些地方已经不是什么奇闻。 在人们的心目里,救护车一直扮演的是“天使”的角色,是救命“神器”而不是害命的工具。现在,在一些地方,救命车不但成了“害人车”,而且还干起了非法勾当,这样的事实实在令人难以接受。透过这一现象,我们看到的是道德和信用遭受践踏的现实。 或许,因为救人心切忙中出错,救护车偶然出事也是在所难免、情有可原的,但仔细分析媒体披露的诸多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往往并不是出在这里,而是另有原因。据调查,救护车伤人事件多为医院抢病人引发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病人成了医院的“唐僧肉”。一些医院抢病人现象开始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救护车竟逐渐变异为“抢人车”、“害人车”。如此看来,是经济因素使一些地方的救护车逐渐变了味,是利益驱动使一些特种车辆竟然变成了某些人经济犯罪的工具。 本来,特种车辆是承担公共服务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必要给予特种车辆以特殊的地位和待遇。可以设想,当救护车不再救死扶伤的时候,当特种车辆不再为公众服务的时候,那么,其所拥有的“特权”还能干点什么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救助领域市场化的现象我们或许应当持更多宽容的心态,但是有一点必须强调:无论怎样改革,公共机构都不能置社会利益于不顾,不能将金钱无限放大甚至当成惟一目标。因为,公共机构的任何不当逐利,都可能构成对社会公德和社会信用的破坏和践踏。 毫无疑问,经济社会要靠市场规律来加以调节和推动,然而,在经济背后的人文社会里,道德又往往是发展的基石。实际上,很多法律和政策体系也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救命车”变成“害人车”,是一些公共机构出卖自己信誉的后果。类似问题的出现,撞击着社会的良知,质疑着包括医德在内的社会道德和公信体系,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损害着法律的尊严。因此,类似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这种行为的破坏性,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坚决制止,以重塑被扭曲的社会信用和社会道德。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