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双稳健政策下的2005年宏观经济展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 10:56 《中国金融》 |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2004年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平稳运行,在“有保有压”的稳健型宏观政策作用下,经济成功地避免了因投资过热而可能引起的大起大落,经济增长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得到了明显化解,同时,一些薄弱环节(如农业和煤电油运等瓶颈部门)得到了明显加强。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比2003年小幅调整。展望2005年,经济增长将继续有所回落,达
2004年宏观经济运行的回顾 宏观调控下经济温和调整,但仍然在新一轮快速增长的上升轨道上运行 初步测算,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比上年的9.3%回落0.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2004年和2005年经济增长持续处于调整态势之中,并不意味着经济将处于周期性的“衰退”或出现“深幅”的增长调整,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处于新一轮长期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可能出现的连续两年增长率回落属于适度的阶段性微调,也正是这种微调将为下一阶段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因为这种源于合理的宏观调控的经济调整目的是消除经济高增长中的一些不健康和不稳定的因素。一些方面增长的严重不协调和失衡是本轮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努力消除经济增长的不协调和失衡问题成为此轮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投资增速逐季放慢,显现宏观调控的阶段成效 2004年1~10月份,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3556.3亿元,同比增长29.5%,增幅比第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18.3个和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从近几个月的投资运行来看,投资增长的降温有所反复,但总体上逐步回落的趋势已经形成,根据月度增长趋势图分析,投资增长的调整至少将呈现“两波”调整,第一波调整出现在3~5月,5月投资增幅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随后经过两个月的反弹,8月份又进入第二波调整,9月份的再反弹,原因是前两年基数偏低的作用,剔除基数的影响实际也是回落的,10月份投资增长(26.8%,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再次回落说明第二波调整将会继续。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0亿元左右,增长23%左右,低于上年26.7%的增长水平。 工业增长前高后低,降温效果明显 在重化工业化过程显著提速的作用下,上半年工业增长创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高,增长17.7%,其中有三个月增幅接近20%。工业呈现出整体偏快、局部行业严重过热的局面,特别是一些重化工业投资和产出的持续过度扩张,显著地增加能源供给和原料运输的压力,造成了全国性的煤电油运紧张形势,对经济增长的平稳运行形成了威胁,投资与工业过快增长所造成的增长严重失衡问题是导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下半年以来,随着以控制一些重化工业过热和房地产过热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工业产出和投资增长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回落走势。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我们认为,目前工业增长调整基本到位,从增加值增长来讲,主要是重工业降温明显,6月份以后,重工业已持续5个月回落到18%以下,降到16%~17%的正常快速增长水平,相比而言,轻工业增长则一直保持15%~16%的增幅,从而导致轻重工业增长差距缩小、结构趋于协调。而从工业行业的投资增长来讲,一些过热的重化工业投资增长逐季显著回落,初步实现了“软着陆”。初步预计,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比上年低0.3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稳中趋升 2004年年初以来,消费品市场出现了稳步小幅回升趋势,前三个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439亿元,同比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保持着与GDP增长相当的快速增长水平。2004年消费增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实际消费增长比上年有所加快。第一至三季度,实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二是城乡消费同步上升,城乡消费差距有所缩小。1~9月份,城市和农村(县及县以下)消费增长分别为14.6%和9.9%,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4.8个和3.6个百分点。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农村消费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态势,这主要是因为2004年年初以来受粮食丰收和粮价大幅上升的影响,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从而明显刺激了下半年农村市场的活跃。三是住房、汽车和电子通信三大消费热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3.5%左右,实际增长10%左右。 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全年贸易略有盈余 2004年年初以来,我国外贸增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超出年初的预计,贸易进出口出现连续第三年超高增长。1~10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264.7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其中出口4687.2亿美元,进口4577.5亿美元,分别增长34.5%和37.2%。二是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外贸进口在下半年明显回落,由此使上半年贸易逆差的形势得以扭转。三是外资企业主导出口的局面进一步强化,1~9月份,外资企业实现出口额2366.7亿美元,同比增长42.2%,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56.86%,比2003年全年提高2.03个百分点。四是粮食类、原油及成品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进口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对国际的依存度继续明显提高。引人注目的是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接近40%。我们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1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为5650亿美元和555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34%。贸易顺差100亿~150亿美元。 收入增长中城镇有所放慢、农村明显加快 城镇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相对于前几年有所放慢,前三个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72元,同比增长1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大幅增长,创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好水平,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前三个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10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和税费负担的明显下降。 物价明显上升但仍处于可承受可调控的范围内 2004年第二季度以来物价增长形势令人瞩目,特别是6月份后出现的连续四个月CPI保持5%以上使人们对通胀加速的担心加剧。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粮食价格上涨,二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最终消费品价格继续下降,只是降幅有所缩小。1~10月份累计CPI同比增长4.1%中,食品类的贡献率超过了80%,扣除粮食合理上涨因素的CPI增长不到1%。 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展望2005年,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依然较好,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将进一步得到遏制,但仍面临一些长期结构性矛盾和一些短期问题的约束。面临的主要短期问题有:农民收入增长难免会再次出现回落,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消费增长小幅放慢,出口增长明显回落等。因此,我们预计2005年经济增长将继续有所降温,GDP增长回落到8%~8.5%,主要是因为投资增长将会继续放慢以及出口增长将显著降温。预计全社会投资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5%左右,出口增长15%左右。CPI增长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左右。 投资增长:继续向下调整但仍然处于较高增长水平 在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投资增长有望实现“软着陆”,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有保有压”的稳健型宏观政策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持投资稳健增长:首先,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给企业更多的投资自主决策权,使2005年投资增长的总体环境趋于宽松,同时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率。其次,在投资调控上继续采取“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取向,将保证投资增长在继续降温过程中实现平稳着陆。一是针对当前投资调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的情况,2005年政府仍将会继续把紧土地和信贷两大闸门,从源头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二是过热行业投资将继续明显回落。受信贷紧缩政策、实施和完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及自发性需求增长将放慢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将会继续明显放慢,并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相关行业投资继续回落。三是由于国家在加强对过热行业投资的宏观调控的同时,对农业、煤电油运等薄弱和瓶颈部门则采取了各种“保”的措施,因此,这些部门2005年投资增长将会继续快速增长。总之,2005年的行业投资增长将有稳有降,而总体投资增长将出现“稳中趋降”的趋势。 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但其增幅估计会比2004年略有回落 预计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5%左右(名义增长率在12%左右)。在各项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作用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及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我国整体消费稳定增长的局面正在形成,这将使2005年消费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是,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深层次问题对消费增长的制约还没有根本缓解的情况下,宏观调控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可能对2005年消费需求进一步回升产生不利影响。一是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呈明显下降趋势。受经济景气回落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影响,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受到明显影响,消费者预期指数和信心指数一路下滑,从2003年12月份到2004年7月份两指数已分别下降了4.8个和4.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预期和信心是影响未来消费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这两项指数持续下降预示着2005年消费持续回升的难度较大。二是就业形势尽管有所好转,但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这对消费需求增长仍有较大压力。三是2004年农民增收十分明显,但2005年要保持这一态势将十分困难,2005年因受政策效应递减及农产品价格可能回落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将会明显回落,这将制约农村消费增长。 外贸出口:增幅将会明显放慢但仍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初步预计外贸出口增长15%左右。在我们看来,9月份开始的外贸出口和进口增长的显著回落可能预示着连续三年的外贸超高增长将结束,进入到平稳增长期。其理由有三:一是连续三年外贸的超高增长已经形成了很高的增长基数,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高增长有相当大的难度。二是2005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比2004年将有较大幅度的放慢,从而对中国产品的出口增长形成较强的压力。根据IMF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将由2004年的5%回落到4.3%,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将由2004年的4.3%降到2005年的3.5%,日本则由2004年的4.4%回落到2005年的2.3%,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油价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显现。与此同时,世界贸易增长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放慢,预计发达国家进口贸易2004年的增长率为7.6%,2005年将降到5.6%,回落高达2个百分点,这对我国出口需求增长将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出口大幅放慢在所难免。三是加入世贸组织效应将明显递减。出口增长的降温符合预期,但要防止其降幅过快过猛,我们认为仍然有较多对2005年出口起积极影响的因素存在:(1)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继续处于新一轮上升期,2005年经济增长的回落幅度不会太大,对我国产品的进口需求仍然较大。(2)高油价尽管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我们预计2005年这一影响会有所减弱。一是全球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力有明显提高,二是预计伊拉克政治局面逐步会有所缓解,俄罗斯石油供应也会有所好转,再加上沙特原油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这可能引起年终至2005年油价出现阶段性回落,这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会起积极作用。(3)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后对我国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会促进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平。 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2004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超过了900万人,实现预定的增长目标有望,但2005年就业矛盾将会比2004年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1)长期性就业压力依然过大。目前我国仍处于劳动力资源增长的高峰期,在城镇新增就业群体、累积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要求就业的总规模每年在2500万人左右,而新增就业机会不足1000万人。(2)2005年经济增长率的回落,将对就业增加形成短期压力。(3)大学毕业生大规模集中释放将继续加大就业供需矛盾。据统计,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212万,初次就业率仅为50%左右,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到6月底平均签约率为60%,再加上2005年毕业无法就业的学生,累积的就业矛盾越来越大。总之,2005年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预期目标的实现有相当的难度。 通货膨胀:压力将逐步缓解 我们预计,2005年通胀率将会比2004年有所回落,CPI增长3%左右,比2004年降低1个百分点。主要理由有:(1)投资和出口增长率均将明显回落,使GDP增长继续调整,将使价格上涨在需求方面的动力有所减弱。经济增长率的继续回落特别是投资的回落将减轻中间需求的压力,从而使2005年物价上涨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2)物价上涨将面临供给方面的下调压力。这种下调压力来自两大方面,一方面,随着GDP增长的适度放慢和2004年国家加大了对瓶颈部门的投资,2005年煤电油运紧张的形势将会得到改善,特别是电力供应的改善将较为明显。另一方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产能将在2005、2006年集中释放,这些大宗产品的市场可能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格局。这两方面都会使物价上涨的动力减弱。(3)从物价上涨因素的构成分析,物价上涨的空间将缩小。其中粮食对CPI的推动力将明显减弱,非食品类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率将继续上升,预计2005年CPI涨幅在3%左右。非食品类价格上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2004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有半年至一年的时滞),另一个是服务类产品的新涨价。我们预计,只要不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2005年粮食价格上涨不会高于10%,对CPI的贡献将不足1%(粮食价格上涨与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关系大概是:粮价上涨1%,食品价格上涨0.3%~0.4%),而根据1年多来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CPI的传导效应,2003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1%,导致2004年除食品价格外的CPI上涨不足1%,那么,2004年接近14%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2005年CPI的传导效应大致在1.5%左右(即所谓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将强于2004年,但上涨力度不会很强),另外,服务类项目的上涨对CPI的贡献在0.5个百分点左右。三项合计,2005年的CPI增长在3%左右。 2005年经济要重点关注的两大问题 影响2005年经济增长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房地产的增长,二是出口增长。这两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隐忧。2005年的具体宏观经济政策操作要注意“两防”,即防止房地产继续向过热方向发展,防止出口增长下降过快过猛对宏观经济产生冲击。 房地产的问题对中长期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影响重大。如果近阶段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主要是对土地和地方政府的约束),房地产有可能继续向“泡沫化”方向发展。最近关于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再起激烈争论,这种争论的结果将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及其效果,如果“不存在泡沫”论占上风,后果则意味着已经呈泡沫化倾向的房地产将会继续加速发展,使“泡沫化”升级,甚至有演化为“泡沫经济”的危险。这是我们最担心的,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过度偏爱和保护如果与正在对人民币升值进行豪赌的大量国际游资结合,“泡沫经济”的风险将迅速增大。相反,如果“泡沫经济”论占上风,将有利于房地产“软着陆”,中国经济不仅2005年会较为平稳,未来较长时间也会保持平稳健康的快速增长态势,这将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幸事。因此,控制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另外,2005年要高度警惕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大幅回落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估计,出口增长的显著回落将对2005年中国经济产生如下不利影响:一是使高度依赖于出口增长的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明显放慢,珠三角和长三角2004年出口分别增长25.3%和47.6%,且对出口的依存度极高,2003年广东省出口依存度高达92.77%,上海为64.1%,江苏和浙江分别为39.2%和36.6%,在如此高的出口依存度下,出口增长的明显放慢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相当大的压力。二是出口增长的显著放慢,将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市场竞争由此再次加剧,价格逐步走低,从而导致企业利润再次大幅缩水,如果这一形势与最近几年高投资形成的产能集中释放相结合,有可能使经济再次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三是影响就业增长和民工增收。对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大幅回落的不利影响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抵消。 2005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调控方向 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及针对此轮经济过热的特殊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双稳健”的取向,即由前期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具体的政策操作中重点体现结构调整导向,因此,又可以说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是“结构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体现有保有压和有紧有松的原则,在方式上仍然是采取灵活“微调”的方式,在手段上将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 投资政策走向 2005年国家对投资的控制仍然较严格,主要是因为当前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投资增长仍然偏快,投资增长的“软着陆”目标还未达到。因此,要继续采取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完善对投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如果2005年中期房地产及城建投资真正实现了“软着陆”的目标,那么投资增长可能会明显下降,此时,要防止投资下滑过度的问题,因为房地产和城市投资对整个社会的投资贡献及其带动作用都非常大,它们的显著降温可能使投资增长下滑过度。 因此,2005年的投资调控政策不仅要在“两个层面”做到“有保有压”,更要采取灵活的措施,一方面,要抑制、防止房地产和城市建设投资继续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投资增长下滑过多,主要是为民营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推进投资的市场化。特别是后者,无论是投资继续过热,还是投资增长过度下滑,都要在进一步加快投资体制改革上采取更加积极措施,使投资体制或结构尽快实现“两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使投资增长真正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企业主导型;第二个转变是政府对投资的监管方式由“硬干预”转变为“软干预”。第一个转变主要体现企业在政策、法规约束下的投资自由化。政府需加快从私人物品供给上(投资和生产经营)退出,而公共物品供给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第二个转变是2004年颁布实施《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重点。所谓“硬干预”就是主要采取行政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审批制和政府直接参与投资,来实现对投资的管理,“软干预”则指主要依靠采取法律法规、技术和环保标准、市场化的手段如利率和税率杠杆来调控投资的增长。从此轮宏观调控中显露的问题看,由“硬干预”向“软干预”转变迫在眉睫。从《决定》的内容可以看出,促进这种转变主要是采取“三制”,根据不同的投资性质或项目领域,分别采取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制,对不使用政府投资资金的项目一律无需审批,小部分仅需核准,对采取核准制的项目仅需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大企业还可特事特办,打包处理项目规划等。预计这些措施都将在2005年加快实施。除此之外,还需细化《决定》,制定更为周全、详细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重点是明确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权限及规范各自的投资行为,促进社会投资结构优化和效率改善。 金融和土地调控政策走向 国家将继续加强和完善土地调控和信贷调控的杠杆作用。继续从严控制非农业用地的供给,抑制房地产和城市建设过度扩张,从源头上继续遏制投资过快增长。继续冻结豪宅和高档娱乐设施、形象工程建设和钢铁等过热行业的土地供应;通过清理整顿、合理规划等调整存量的办法增加必需的土地供应量。今天中国房地产过热及整个经济的投资过热,明显与前期土地政策过松有直接关系,中国经济仍然为粗放式经营的原因除了资本效率低、技术进步不快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的供给过松、土地市场发展的不完善,造成普遍性的土地粗放利用。我们认为,当前实行的严格的土地调控政策至少要坚持两三年,而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因为只有有了严格的土地供给约束,才能促使土地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盘活存量地产和房产,城市的住房和道路优化才可能最终实现。信贷供给要体现结构优化导向,从两个层面做到“有保有压”,一是对过热行业如房地产、钢铁等行业继续保持现有的紧缩措施,房地产过热如果继续发展,可采取结构性升息措施,即提高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房地产企业贷款利率,而对非过热行业特别是弱势产业和中小企业要采取较为宽松的信贷政策;二是对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要区别对待,也要体现“有保有压”,对过热行业中有利于内部结构优化的土地和信贷供给均要适当放松,如对中低档住房建设的土地供给和资金需求要尽可能满足。 就业、消费政策和税收政策的走向 宏观经济政策总取向将由“扩张型”转为“稳健型”,但由于受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影响,近几年来就业增长和消费增长仍然偏慢,因此,我们预计,政府在增加就业和扩大消费上将会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消费的快速增长需要稳定快速的就业增长作为条件,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正在由过去的过度偏重GDP增长而转向追求就业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改善。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可能考虑以下内容:扩大投资要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对就业促进很小的投资项目需严格控制土地、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相反,对就业促进大的投资项目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进一步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门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抑制大城市住房价格的上涨,同时改善其他条件,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促进消费增长则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使新的消费热点以大众需求为目标逐步扩散。严格遏制房地产的投机“炒作”的同时,支持和满足住宅大众消费增长;采取降低汽车消费税费率、规范和促进汽车消费信贷发展、鼓励经济型轿车消费等措施,促进汽车大众消费快速稳定增长。二是继续加大整治食品、建筑和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为消费增长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2005年将会加快酝酿税收体制改革的方案,并出台一些税改措施。一是增值税转型2005年将在东北地区全面实行,也有可能在全国普遍推广,如果投资增长过度滑落,将可能加快这一税改政策的实施。二是燃油税政策2005年有可能出台,我们考虑,现在油价上涨基本都转为三大石油公司的利润,国家从油价上涨中得到的税收较小,因此,有必要把油品提价和养路费改革一起考虑,改征燃油税。三是农业税将继续减免,这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将会起到长期积极的作用。四是酝酿征收房地产税和遗产税方案,促进收入的有效再分配。 课题顾问:陈东琪 课题组组长兼执笔:王小广 课题组成员:樊彩耀 孙学工 刘国艳 曾智泽 常杰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