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人争相捐赠 海啸捐赠引发议论纷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5日 14:53 广州日报大洋网 | |||||||||
印度洋海啸引发的灾难吸引了全球的关注,中国全国性的捐赠活动也持续拉开。有关企业界、演艺界、体育界和富豪个人捐赠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但是一些捐赠被质疑为借机炒作。 日前,丁磊和黄光裕两位中国首富先后捐出1000万元和700万元,对富豪社会责任感的关注度被空前提高。捐钱还是捐物?如何看待企业、公众人物的捐赠?海啸捐赠引发议论纷
专题策划:赵夙岚 撰文:本报记者 卢德夫 现象篇 企业名人争相捐赠 印度洋海啸引发灾难后,中国企业迅速行动。2004年12月31日,TCL集团一次性通过广州红十字会捐出300万元,拉开了中国企业向海啸受灾国家捐赠的序幕。中兴通讯向海啸受灾国家捐赠总价值包括250万美元的救灾设备。而华为捐赠了价值200多万美元设备。来自广州红十字会的消息,除了个人踊跃捐款外,目前30多家企业也陆续加入了捐款行列,占总数额的80%以上。 13日,国美电器宣布,将出资1000万元,专项援建海啸受灾国孤儿院。而沪东重机昨天更是专门为向海啸灾区捐款20万元发布了公告,此外,包括白云山中药厂等其他很多中国公司以及索尼、松下、飞利浦、摩托罗拉、三星、LG等跨国公司的中国公司也先后掀起一轮捐赠潮。 继演艺界和体育界后,企业家们也开始行动,丁磊在12日捐出1000万元,黄光裕家族也在13日捐出700万元。与此同时,包括盛大董事长陈天桥、阿里巴巴CEO马云、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腾讯CEO马化腾以及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等中国富豪们也纷纷解囊,而李嘉诚基金会也捐款2400万港元。 议论篇 1 名捐款实炒作? 但演艺界、体育界以及企业界纷纷进行的捐赠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网上不时有关于演艺界明星以及一些企业家借捐款进行炒作的批评。欣小姐就明确表示,对这些借捐款来提高知名度的明星以及商业炒作的企业非常看不惯。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信明堂表示,这种宣扬社会责任感的捐赠说不上是炒作,“捐总比不捐好”。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涂永式则表示,此次中国企业及企业家踊跃捐款,从市场营销学角度看,可看出中国企业、富豪的公关意识、自我个人形象意识增强,这是一种进步,“企业家天生就有经济意识,将这种意识与社会责任结合,创造积极的社会效益,正是社会需要的。” 2 捐钱比捐物好? 除了捐钱外,捐物也成了一大热点,阿里巴巴CEO马云捐出一辆斯柯达2004轿车、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捐出价值40万元的创业时座驾切诺基吉普、腾讯CEO马化腾也拿出88888的QQ号码、亚信CEO张醒生捐献一部中国最早的古董电话、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将一套180万元商品房捐出、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也把张大千山水珍品拿出来拍卖。 对此,粟小姐表示,这些名人、富豪“与其拿出价值100多万元的房子,还不如直接捐100万元”。不过,也有人表示理解,“心意不分大小,能捐就是好事,至少捐好过不捐。” 对此,信明堂教授表示,企业家、明星将无形资产以及心爱之物拿出来拍卖,也能变成实物,而且实现增值过程,这也无可厚非。 思考篇 1 捐赠要不要留名 随着各地掀起的为印度洋海啸捐赠,也引发人们对捐赠要不要留名的思索。反对者认为,普通公民在捐赠时鲜有提及,但是很多明星和富豪们一做“善事”就被铺天盖地报道,他们捐赠的是与其财富成对比的款和物,不应该留名,至少不应该大肆炒作。赞成者则认为,做慈善事业是宣扬正气,通过传播手段能够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慈善事业。 而学者们则持保持意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信明堂和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涂永式均认为,留不留名是个人的事,信明堂称“无论捐赠的款、物是否在一个数量级,但有爱心即可”,涂永式则呼吁:“不要指责已留名的企业和公众人物,不要让人捐了款却凉了心。” 2 捐款要不要抵税 税务专家提醒,捐款金额可以在个人税前收入中部分或全部扣除,但应有捐款的合法凭证才可进行扣除。但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受访对象都不知捐款可以减税。苏小姐表示,捐款抵税程序太复杂,还不如不用抵税。而施小姐则说,“捐款用来抵税,那还发什么善心?” 对此,信明堂教授表示,捐款抵税并不反映捐赠者目的性太强,更不能因此来否认其善心。他表示,关键是我们的捐款制度还没有完全确立,如果在制度上鼓励企业和企业家多做善事,这种“名利双收”的事情他们会更乐意做。 涂永式教授也表示,缴税还是捐款都是对社会作贡献,建立和完善捐款制度,让企业、公民按照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选择个人喜欢的贡献方式,这是企业、公民自己作出的经济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