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啸支付知识代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 13:18 国际先驱导报 | |||||||||
太平洋地区早在上个世纪就建立了海啸预警系统,而印度洋地区却没有。没有建立的原因是因为印度洋地区穷,建不起吗? 【作者】长沙 朱锡庆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2005年1月6日在海啸赈灾峰会上说,为了确保类似12月26日发
地震波传播的速度比海啸传播的速度要快很多,因此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对地震发生作出准确的预报,但是可以利用地震波和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异,对地震引发的海啸进行预警。并不是所有的海洋地震都引发海啸。据统计,海洋地震引发海啸的几率为四分之一,一般来说只有高震级的错动地震才引发海啸。故海啸预警的任务是在地震发生以后,通过监测判断地震是否引发了海啸,以及海啸传播的方向和范围。 如果印度洋沿岸各国共同建立一个海啸预警系统,就可以像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那样,在海啸来袭之前发出预警信号,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也会大幅度减少。但是海啸系统为何没有建立呢? “噪音成本”不可回避 常见的回答是:印度洋沿岸地区比较穷,没有钱做这些事。 建立海啸预警系统是有成本的,除了巨额投资,还有一种成本值得强调,即“噪音成本”。比如说夏威夷海啸预警系统从1948年到1986年共发了20次警报,其中只有5次真的发生了海啸。而预警信号一旦发出,相关地区就要进行撤离。最后海啸没来,预警信号成了一种噪音。它误导了人们的行为,给人们带来了成本。概言之,海啸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并不是免费的福音,而是代价昂贵的信息。 但是我不认同这个原因。人们把有限的资源在各种替代用途之间进行选择,最终的选择取决于对各种用途成本收益的权衡。经济学有一个错误的假定,人们在选择之前非常清楚各种替代用途的成本和收益。而事实上是,人们在选择之前往往看不准或看错了各种替代用途的成本和收益,要到事后真实的成本收益发生以后才知道选择错误。所以我认为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的缺失,以及这个地区的人们缺乏相关知识以发现海啸来袭的先兆,是事先没有看清这个用途所能产生的收益,把资源用到其他方面去了,是一种无知(没有看清这个用途的收益),导致了另一种无知(对海啸来袭茫然不知)。 海啸过后须亡羊补牢 如果说其他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人们做选择有关各种替代用途成本和收益的知识非得亲身经历的事实来教训不可。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实际上就是教训的产物。这一预警系统的起源是美国1948年在檀香山组建的“地震海波警报系统”,当时其业务仅限于夏威夷群岛。1960年智利大海啸和1964年阿拉斯加大海啸以后,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于1966年通过决议,促请美国提供条件成立国际海啸情报中心,由美国设在檀香山的预警系统担负“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的职责,并由海委会设立一个协调组来协调该系统的业务。夏威夷是发生海啸最频繁的地区,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海啸警报系统,并不是因为它比其他国家有钱,而是多次的教训使其最先看清了这个用途的损益。1960年智利大海啸和1964年阿拉斯加大海啸,波及太平洋沿岸多个国家,亲身经历的灾难带来的损失,以及夏威夷“地震海波警报系统”的减灾效果,使这些国家终于看清了损益,从而就有了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 印度洋沿岸各国为什么不加入这一系统或建立一个类似的系统?他们此前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灾难,因而没有切肤之痛使他们认识到这个系统对他们而言的真实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印度洋沿岸国家为海啸支付的代价是学习知识的费用,它使我们看清了建立海啸预警系统的重要性,也看清了以何种方式配置有限资源的代价最低,收益最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