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冰点时评:医疗资源何以如此紧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 07:02 中国青年报

  吴钩

  据国家卫生部新公布的数据,中国有约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住院而不住院。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1月10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说,导致“看病难”的原因之一是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而且,有限的医疗资源又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从这一数据看,就算农民有钱看
病,只要病人稍多,恐怕就找不到足够的医院和医生。(1月11日《北京年报》)

  医疗资源之所以紧缺,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医疗服务领域市场化不足与公共化不足的双重不足。一方面,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如杯水车薪。据官方统计,在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15%;另一方面,私立医院发展缓慢,进入医疗领域的社会资金十分有限,而且大都集中在高端医疗服务项目上。于是在总体上,“蛋糕”总是无法做大,医疗资源与庞大的医疗需求相比,显得紧缺。顺便提一句,医疗资源的紧缺也一定程度上致使医院“店大欺客”,降低服务质量。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一年中,超过2500名医务人员因收“红包”、乱收费等受到处理。

  医疗资源紧缺其实由来已久,但相应的医疗体制改革一直滞后。过去,我国城镇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国家全额拨款。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财政投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逐年减少,政府解决财政投入不足的方法是允许医院以15%的药品差价来弥补亏空,这种在市场不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引入市场手段的折衷做法,尽管立竿见影地促进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却也导致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医院的混淆不分,医疗费用一个劲看涨,贫困人口几乎被抛离医疗体系之外。对于消费不起的人而言,昂贵的医疗资源再丰富也是紧缺的。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同时也带有可市场化、产业化的属性,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待医疗服务是严格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由公共财政拨款的公立医院强调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主要满足寻常大众的医疗需求;私立医院提供优越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收取昂贵的费用,谁愿意掏钱谁去。公私分立的医疗分工,无疑可以最大化地整合医疗资源,也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了思路:满足13亿人口之需的医疗服务资源,不可能由国家财政包办,这么巨大的成本是任何国家都负担不起的;也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喂养,市场养大的医疗资源只会提供给付得起账的中高端人群。可行的方法是,放开医疗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壮大医疗资源;同时,政府腾出更多的财力,用于对公共医疗服务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