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印度洋海啸波及中国经济 > 正文
 

不是开仓放粮而是公民权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 11:42 公益时报

  作者:吕守信 窦丽丽

  2004年岁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主题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体学习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了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研究和支持。科学发展观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公益事业事关什么大局?1月10日,本报记者就此专访社会学专家吕守信,进行深度解读——

  不是“开仓放粮”而是公民权利

  我们承受着沉重代价

  我国经济改革驶入连续数年快速增长的轨道。我们对繁荣的狂欢尚未开始,蓦然发现一系列惩罚已经接踵而至。在我们“竭泽而渔”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创造出因急于摆脱贫困而不顾一切的盲目性。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落后,我们承受着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沙化、江河断流、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使我们不得不对以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甚至道德沦丧换来的经济增长是不是“值得”这样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2004年岁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主题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体学习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了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研究和支持。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宏大主题”,其核心是人,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唯其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才具有科学性。人是任何哲学观念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人与自然、人与物质、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容。因此胡锦涛同志在谈到“加强对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科技支持”时,强调“以人为本”。

  科技成果是物,是由人创造转而服务于社会文明、社会进步,本质上服务于人自身的物。科技创造的过程是人的智慧劳动的过程,因而科技本质上仍然是人;公益事业是人的事业,是民间社会直接或间接改善资源分配不合理进而达致社会和谐的事业。离开人的积极创造和公平地分享科技成果,一切科技和创新意义都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胡锦涛同志所说的“科技支持”实际上是对人的支持,是运用一切科技手段和集中科技资源对人的事业(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支持。

  社会公益是一种现代社会观念

  社会公益是一种事业,更是一种现代社会观念,是根植于现代公民社会的观念。不同于“开仓放粮”“粥棚赈济”一类的官家施舍或民间慈善活动。社会公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公民的平等参与性。公民通过广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表达公民权利和社会关怀。现代社会人相信人们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这种平等通过公众参与制定的法律和社会道德加以约束。当一个社会法律和道德不能全部实现公平和正义——通常情况下或多或少总是这样,那么就必然有一部分人的基本权利受到侵害和剥夺(就教育而言,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贫富家庭之间、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差别就形同霄壤。作为公民,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特别是农村女孩子不能享有和其他社会成员相同的教育资源。作为公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和城市下岗职工、退休老人、残疾人、流行病病人等弱势群体不能分享社会进步成果,等等);同时,我们也不能企望第一部门(政府)和第二部门(企业)资源分配的绝对合理——这几乎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难以做到的。这种情况下,公民通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运用研究、教育、法律援助、募捐、义演义卖、社会工作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表达诉求,促进对一部分不合理资源进行再分配,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社会公益事业日益突显的对不合理的资源分配修复和改善的社会功能,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和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现代社会人群之间的相互依赖愈来愈强,社会关系也变得愈来愈错综复杂,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说:如果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事无巨细都要由政府去调节和规制,国家将成为一个所谓“全能国家”,既管不了,更管不好。所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方面都在呼吁拓展民间社会的空间,让非政府组织来发挥自治作用。

  非政府组织正是当代国际社会孕育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概念。

  政府把一些管不了管不好的事交给非政府组织,拓展了民间社会的空间,让非政府组织发挥自治作用,消弭、缓和、调节了许多社会冲突和矛盾。实践证明,非政府组织对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益水平是检验社会的刻度表

  公益水平的高低,是检验一个社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和谐健康的刻度表。

  资源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非物。物质性资源即人类赖以生存所必须的一切自然物和由人类创造为人类所用的一切创造物;非物质性资源是由人类创造为人类所用的一切精神产品,如文化艺术、教育体育、政治、道德与信仰资源等等。

  近代史证明,资源越是高度集中,合理性分配的风险就越大,社会成本就越高。计划经济条件下通常是由政府高度垄断资源分配,由政府包揽对社会需求作出回应。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社会变迁,由政府垄断全部资源逐步向民间社会分享社会财富过渡。民间社会在自由交易中自然产生,并被赋予了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于是,对各种需求作出回应的单一政府渠道,转变为民间社会参与回应的多种渠道。人们要求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人的心理逐渐浮出历史地表。要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为弱势群体贡献自己的关爱之心,要求更广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呼声,几乎伴随着整个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

  现代社会的结构特征是市场经济、自治社会和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是自治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基础。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发挥自治社会和民间非政府组织的任务十分繁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非政府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要想使非政府组织发挥应有作用,不仅要承受思想观念和传统意识的巨大压力,也受到政治体制和上层建筑的种种制约,需要大胆地解放思想,冲破旧的传统思想和体制的束缚,努力构建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结构,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得到全面的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这次集体学习中谈道“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科技支持”。我们相信,中国社会期待这一支持。民间社会的发展和强大,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自信和文明最坚实的基础。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啸灾难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