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不需要经济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 10:01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关于海啸的经济学分析至少提醒了我们,经济学不是万能的,经济学家的话也并不总是令人信服的,没有边界的学科绝不是科学。 如果有人对国际社会的慷慨解囊嗤之以鼻,你千万不要惊讶;如果他进而断言印度洋海啸不算太糟,你更不必为此怒发冲冠。因为很显然,有如此另类想法的人必然是经济学家。
经济学世界的一条金科玉律是:激励是重要的。然而,从激励角度出发,灾害后的经济援助是全无“经济理性”的。因为这种对灾害后损失的救助降低了灾害的伤害性,减少了灾害引致的痛苦,这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受灾国对灾害的接受度,使其缺乏缩小灾害振幅和防止灾害重现的激励。 经济学家们甚至会大逆不道地认为灾害不是什么坏事,因为灾害可以通过“创造性的破坏”刺激灾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这里的逻辑来自于所谓的“破窗经济学”,打碎玻璃能够产生玻璃生产需求,进而引致各种派生需求,无异于给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 然而实际上,对海啸或是艾滋病的灾后救助在普通人看来是如此的理所当然,而灾害本身更不会是什么大快人心的好事。为什么经济学会如此薄情寡义? 经济学是一门以价格为中轴的社会科学,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它的边界。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有价格的,生命就是最好的例子。既然不能给生命标价,那么经济学习惯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将无从施展。一味牵强地抬高经济学的“显学”地位,扩张经济学的“帝国主义”倾向,纵容经济学对社会问题的肆意渗透,只能得出有悖于人之常情的冷酷结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