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中国保险市场聚焦 > 正文
 

保险总有西方在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08:05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陈天翔发自上海

  2004年的全国保险统计数据终于在2005年的第一个星期“新鲜”出炉——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为1089.9亿元,同比增长25.4%;人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为3228.2亿元,同比增长7.2%;但这两项业务的保费收入在2003年时为778.3亿元和2274.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3.6%和59.8%!

  2004年成为了近10年来,财产保险业务增长幅度首次超过人寿保险的一年。

  迹象在2004年的第一个季度就已经开始有所体现。2004年2月份各保险公司收到保险业协会的同业汇总数据:1月份整个寿险业保费收入279.22亿元,比2003年同期的286.78亿元下降7亿多元。

  如果当时还有人认为这是单月表现,不能看出趋势的话,那么,在紧接着的3月份里,传来了同样的、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2月份保费收入从上年同期的543.13亿元下跌到537.42亿元,同比减少了6亿多元……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各家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神经都被自己的成绩单给绷得紧紧的。

  没有比一向火爆的寿险市场持续滑坡并看不出一丝反弹迹象,更让所有关注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人们感到吃惊的事情了。寿险市场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高达30%以上的高速增长之后,特别是2003年近乎60%的增长速度之后,表现得如此疲惫和不堪一击。这一切的后面,都是一个又一个的问号。

  中国寿险市场怎么了?低迷形势还要持续多久?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造成寿险业绩大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否是各家寿险公司都处于市场调整期,没有更多的保险产品来配合市场的需求?或者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保险业的增长态势一贯以来被有意识的乐观化?是否是对过去几年投资连结保险和分红保险‘做滥’的惩罚?是否预示着保险市场在未来几年将遭遇到结构性的问题?”

  一连串的问题不是任何一家曾经叱咤风云的保险公司可以来解释的。

  中国寿险业在2004年第一季度画出的抛物线一直落到了2004年年末。2004年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转折之年”——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这种疲态持续了整整一年,“疲软”因此成为2004年寿险业的关键词。

  作为中国保险业掌门人的吴定富也选择了每一个恰当的时机,反复强调“我国寿险业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根本原因还在当前保险业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同时表示,“保险监管部门将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多种手段对保险市场进行宏观调控,防止保险市场的大起大落。”

  当各地监管机构一脸阴霾和几乎所有寿险公司愁眉苦脸时,各高校的保险学者们表现得相当活跃与冷静。一向以“率直”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郝演苏“不失时机”地发表了他的“泡沫论”,使得原本已经没有多少生气的寿险市场又被激起轩然大波——“中国每年高速增长的保费收入只是表面繁荣,老百姓真正的保障质量并不见得有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绝大部分的学者在寿险业绩滑坡的问题上几乎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前几年随着大批新公司的开业带动的保险推广热最大限度地启动了人们的保险意识,但是,随着市场的调整,以及产品需求阶段性饱和的出现,连续‘长阳’后的调整既是必然的,同时也是必需的。”

  由于近几年来,大量趸缴分红寿险产品的销售对寿险需求造成了过度开发,严重地影响了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各公司更加重视期缴业务——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和泰康人寿4家公司的新单期缴保费增幅比规模保费高出22%,标准保费规模比规模保费高出46.7%,其中,平安人寿在手续费较高的银行保险产品上进行了严格控制,使其新保单在银行保险同比下降了43.8%。”

  “保险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已成为2005年保险业的重大课题。”吴定富认为,2004年财产保险的快速发展使产寿险的结构趋向合理,从单纯追求规模到注重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内含价值的提升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而由市场自发进行的战略调整,对未来行业的稳健发展终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人们也都注意到了,在吴定富的全保会议的讲话稿里已经找不到“对2005年的全国保费收入预期”的话语。

  或许正印证了那句古话“失之桑榆,收之东隅”——2004年也成为了保险业近年来利润最好的一年。东方不亮,西方亮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保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