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影响力:国际资本与中国社会的交互作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07:41 第一财经日报

  袁岳

  中国高度开放的模式导致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港台地区资本对于中国社会的交互影响。

  由《第一财经》、《中国经营报》、中智、远景投资&零点调查公司四方共同发起
并正在进行的衡量跨国企业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力评价项目,部分的就是为了以更为具象的方式来显示和描述国际化资本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力。

  外来跨国企业在中国社会寻求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透过本地化努力而削减中国人民对其异己感的必要;同时本地跨国资本必须显示其在融会境外成功的商业与社会营运经验方面的能力,从而表现出成为他国中的社会积极角色的可能性。

  欧美资本在融入中国社会方面得到其员工、管理层及中国公众更为明确的认同,相反中国港台地区资本、日韩资本相对而言则在其公共形象方面仍受公众诟病。这说明,实现规模化的资本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问题,而且是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公众接受度的问题。

  相对而言,欧美资本得到的认同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其了解本地消费者需要、挖掘其潜在需求并整合其为有形的消费文化、重用有本地文化背景的管理者及尊重本地劳动者的公司管理政策的社会回报。相反,即使距离更近的邻近地区投资者,相较之下,如果在缩短文化距离与加强理解上努力不足,也同样会导致较低的社会认同度。我们本国的企业甚至会在自然的“故乡偏见”中,不幸成为比远方的国际资本对周围公众的需要更为麻木而迟钝的角色。

  即使在广受认同尊重的欧美资本中,有些知名品牌并未被中国公众认为很好地解决了融入本地社会的问题;相反,总体上融入度偏低的日韩资本中也不乏在社会认可度方面表现极为卓越的品牌。这启示我们,一个跨文化行动与跨国经营的企业不必简单地受制于其来源地文化与传统的制约,在跨文化经营中的经营者明智或者不明智的管理选择,可以使其创造迥异于其他同一来源地的跨国公司的表现,或者更好,或者更差。

  源自中国的企业曾经广有生产本位与在商言商的传统,即使在本国市场上,从营销策略到团队管理方面的开放性均呈不足,而在迈出国门的时候,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积极了解本地消费者的需要、汇融本地管理精英及善处与本地社区的关系方面仍是一项悬疑。

  大家对于一个企业的营业以规模增长和利润增长为核心的业绩指标应没有异议,但是社会影响力则是这种增长得以持续实现的重要条件。

  一个消费者在选择品牌附加值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为一个代表尊荣的符号付更多的钱;不少人才愿意到更有社会荣耀感的企业工作;人们更愿意追随一个不断成长的品牌企业;人们乐意处在一种具有友好与正面激励性的工作环境中。(本文为《影响力:国际资本与中国社会的交互作用》一文的摘录,作者为远景投资&零点调查公司董事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资本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