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仍是主旋律 海啸救援背后大国的较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14:00 新京报 | |||||||||
在印度洋海啸掠过周边地区,留下噩梦般的记忆之后,世界各国政府迅速行动起来,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效率向灾区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不过,在云集的飞机、舰船和救灾物资背后,闪现的不仅是人类天然的善意和友爱,还隐约夹杂着某些援助国的外交意图和政治动机。 对灾难的应对速度成为衡量国际责任感的第一个焦点。海啸发生后,布什继续自己在
慷慨与吝啬的排队随即成为另一个竞争游戏的看点。美国政府在不断遭到包括本国人民的指责后,将援助金额从1500万美元飞涨到3.5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一年的全部赈灾预算;日本则承诺出了本次救援行动中的最大款项5亿美元;而美国在积极回应别人批评的同时,又有人把吝啬鬼的“桂冠”抛向法国,引起了法国的强烈不满。 紧接着,具体赈灾计划成为相互较量的中心环节。美国主张设立由日、美、澳、印度四国组成的“中心救援团”,主导灾区救援和重建工作;而欧盟则针锋相对地提倡以联合国为中心来提供救援。 面对这样一个施展道义的好机会,救援现场自然会成为各国争夺国际影响力的战场。美国需要努力改善其因为伊战而在穆斯林世界受损的国际形象,以换取有关国家对其全球战略的理解和支持。欧盟打出联合国的旗号积极参与,不仅是因为欧洲游客死伤较多,更主要是希望通过强化国际合作机制来抑制美国的单边行为,进一步提醒人们警惕伊战后重建进程中的霸权印记。作为东亚第一大经济体,日本的积极涉足则是为了体现出与其经济地位相称的政治责任感,通过突出自我形象来抢占与东盟合作中的领导地位,并为其努力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增加筹码。 救灾行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军演机会。海啸之后,美日等国以近年来罕见的规模竞相派出军队提供救援。远距离军事调动锻炼了美日部队在东南亚的机动和迅速部署能力。以色列也察觉到了其中的妙处,试图派遣一支“以军赈灾团”前往斯里兰卡,帮助搜寻失踪的本国游客。 在灾难面前,大国政治依然是奏得最响的旋律。对于那些有备而来的国家,钱当然不会白给。想受益吗?那就接受或者默许我的条件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