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外贸依存度过高容易引发贸易冲突的风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00:57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王宁 据商务部最新通报,2004年中国对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可望达到12%,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全年对外贸易总额将达到1.1万亿美元,有望晋升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如何正确看待这一成就?在近日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举行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健康发展”座谈会上,专家们在肯定外
2004年外贸依存度可能高达70% 2003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60.2%,有专家估计2004年有可能高达70%,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四分之一左右。 外贸依存度的迅速增长,表明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外市场需求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巨额的外贸进出口也提高了中国和所有贸易伙伴的经济效率,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帮助中国成功地摆脱了困扰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汇缺口的制约。但是,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将使中国在能源和原材料等问题上“代人受过”,加大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和政治风险。专家认为,当世界经济发生剧烈波动和国际政治出现重大事件时,外贸依存度过高将使中国经济受到事先难以预测的打击。“事态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我国独立决策的能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华晓红认为,虽然总体贸易依存度的高低并不能说明什么,但要特别关注的是,在加工贸易占半数的情况下,对特定重要商品的依存度。重要战略资源对特定市场的依存度过高对国家经济安全会造成较大威胁,需要特别关注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和市场集中度。 另外,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资本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已经表现出我国产业对国际高新技术和资本品的高度依赖。华晓红分析认为,“从我国产业发展形态以及外资大量进入的趋势来看,未来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在进一步优化的同时,战略物资、关键产品与技术进口比重还将不断上升,进口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难以缓解。” “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成根本制约因素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博导王林生认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美元,标志着改革开放的成就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与此同时,也应充分看到“结构性的矛盾”和“体制性的障碍”仍然是基本的制约性因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所赵晋平也认为,“突破万亿美元固然可喜,但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挑战或者说制约因素也在增加。” 在加工贸易价值链的三大主要环节中,我国只在加工制造、装配环节占有一定的优势,而研发和营销两端均处于弱势。跨国公司则一端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另一端拥有销售渠道,只将中间一段分包或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进行,而分包出去的往往是低增值的加工环节,这样便形成了操控两端的封闭体系。我国加工贸易以往“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局面,至今虽已有所扭转,但基本上仍未突破上述的封闭体系。 王林生分析认为,制约我国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可从技术和营销两个方面来看。在技术提升方面,我国加工贸易虽已越过了简单组装的初级阶段,但总体上仍然处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位置,大部分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工缴收益也很有限。在华的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其技术水平则较高,尤其是独资外企采用了相当先进的技术,但其外溢效应却不够理想,国有企业的科技潜力在加工贸易领域中远未发挥。 在营销渠道方面,我国绝大部分营销渠道受控于外资企业。另外,缺乏能独立走向世界的自主品牌,也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容易受制于人的一大弱点。“构筑高效的营销网络,树立自己的国际品牌,这关系到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否形成并加强,也关系到加工贸易能否升级换代,突破封闭体系,从而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为了加快我国加工贸易中的技术提升,王林生建议要注意以下问题:改善并强化内资加工贸易企业自主研发的机制和能力,吸引更多具有科技潜力的国有企业积极进入加工贸易领域;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机构日益增多,为了增强技术外溢效应,从外在的体制如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到企业的内部机制如人才流动、激励机制等,都须继续调整和改进;为了鼓励采购国产的中间投入品,以延长加工贸易价值链的国内部分,必须大力发展国内配套协作体系,逐步提高配套产品的技术档次,并在质量、交货期、稳定供应等方面不断改进。 贸易政策要符合产业政策 针对贸易可持续发展,华晓红建议政府要保持总体贸易动态平衡,不必刻意追求贸易目标;要制定符合国情的贸易政策,继续鼓励比较优势传统产业,由市场调节,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政府的作用在于创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而不是优惠和人为扶持。” 他说,贸易强国的背后是产业实力。要实行国际规则允许的鼓励产业的贸易保护政策。例如,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是一国基础性战略产业,每1元集成电路的产值,可以带动10元电子工业的产值和100元GDP增长。我国目前产业整体实力较弱,核心技术依靠国外,高端产品严重供不应求,国内集成电路需求90%依靠进口。有研究认为,如果我们对集成电路进口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低端产品的进口,长期看可以带来总体福利水平的上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要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多出口国际上增长较快的产业产品;重化工时代应鼓励加工贸易,带动国内产业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