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十三亿人口的警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 09:59 人民网-江南时报

  白剑峰

  1月6日凌晨,我国第十三亿个小公民诞生了。一声嘹亮的啼哭,宣告了这样一个事实:我国不仅完成了20世纪末将总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而且使中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的时间各推迟了4年。

  13亿是一个令人喜悦的数字。因为它迟来了4年,所以显得弥足珍贵。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1970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5.8,一对夫妻平均生育5.8个孩子;90年代以来,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比30年前一对夫妇平均少生了4个孩子。30多年来,我国共少生3亿人,节约的抚养费用就达7万亿元,可用于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社会福利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民整体生活质量。中国不仅维护了自己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且为稳定世界人口作出了贡献。正如一位外国专家所说的:“中国所发生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将发生的事情。”

  13亿又是一个令人忧虑的数字。13亿人,要消费,要上学,要就业,要住房。有了13亿这个庞大的“分母”,再大的“蛋糕”也要被切成很小的份额。原本紧张的水、耕地、森林等资源将愈加稀缺,“地大物博”成了“地大物薄”。例如,我国总人口为世界的1/5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自1997年至2004年,我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人口却增加了7000万,这一增一减,使人均耕地面积更加捉襟见肘,粮食安全受到很大威胁。生态环境的负荷也越来越重,“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有限的环境资源难以承受人口的增长。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方程式:13亿既有“放大效应”,也有“缩小效应”。这就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想问题、办事情都不能脱离人口多、底子薄这个基本国情,只有统筹兼顾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站在13亿人的角度看问题,视角不同,结论也不同。透过13亿,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大与小、多与少、贫与富的辩证关系。例如,一些地方“圈地”搞开发,从局部看,减少一小片耕地,似乎并不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但从全局看,如果每个地方都如此蚕食耕地,中国13亿人的吃饭就成了天大的问题。又如,我国许多餐馆流行一次性木筷,从一个人来说,多用几双筷子似乎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但从全国来说,如果每人使用一双,加起来就要毁掉一大片森林。这说明,在一个人口大国,再小的浪费,乘以13亿都是天文数字;再雄厚的家底,除以13亿都显得微不足道。而从积极的角度看,再小的节约和善举,乘以13亿都是一笔惊人的财富。例如,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如果每个工厂节约一寸地,每亩农田节约一立方米水,每个家庭节约一度电,那将为社会“增添”多少资源;在各种自然灾难面前,如果每个人都能伸出一双援助之手,那么,13亿人的力量将会成为拯救世界的“方舟”。

  13亿,一张了不起的答卷,一声催人猛醒的警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口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