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记实制需要一个撬动官场积弊的支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 08:26 新京报 | |||||||||
新年伊始,听到一个新名词———记实制。有报道称,中央相关部门正在拟定一个名为“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跟踪记录制度”的监督新制,而且江苏泰州市去年3月率先试点了这一制度,“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明显增强。”(1月4日《新京报》) 新年推出新制,不免令人遐思。我甚至想,因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历不明被判刑
彭氏档案有两大“看点”:一是彭贪污受贿最疯狂时期,居然是他升迁最快时期,查看组织部门该时期对彭的年度考核,不是“优秀”,就是“称职”;二是彭在2002年擢升正厅时,考查材料居然几乎“抄袭”他提任副厅的材料,细心的记者还发现,早在19年前,彭从区委委员提任县委副书记时,这种“抄袭”就已经存在。假如彭晋镛遭遇记实制,这一切会改写吗? 关于记实制,目前能看到的描述大致是,“像法律文书那样认真书写”,“像邮局邮寄挂号信那样一站一站签字盖戳”。 我理解这一设计的着力点,首先落在防止“走过场”。想想彭晋镛这副“病躯”,经过“民主推荐”、“民意测评”、“组织考查”、“任前公示”等关口,却能拿到“体检合格证”,这很能反映干部考查虚应其事的不良风气。因此,记实制当务之急,显然是想以“实”制“虚”,每道关口都设岗,记录者、审阅者皆为岗位责任人,记录在案,责任到人;记录不实,责任必究。 记实了,能不能堵死彭晋镛的升官路?恐怕未必。 干部考查走过场,其实是长期以来“靠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养成的恶劣风气。风浊而弊生,不少地方索性把长官意志当做考查导向,不管被考查对象招惹过多少物议,考查结论只管迎合“一言堂”,结果选人用人成了“华山一条道”,而且是一条单向的、狭窄的、封闭的通道。 现在的公推公选,实行票决制,就是想根本扭转用人不正之风。但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领导个人权力高度集中和不受制约,“一把手”或“少数人”的一票或几票,还会继续左右干部的选拔和使用,记实制程序倒是走足了,不过走的都是“上层路线”;至于选错人用错人,追究责任已是东窗事发,终究晚矣。 记实制可以成为撬动官场用人积弊的一根钢杆,但必须给它一个支点,就是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必须行之有效。否则,它变成权力的一件摆设也说不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