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地区改造如何两全其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 10:45 新京报 | |||||||||
4天前,以煤市街道路拓宽工程启动为标志,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体保护、整治与复兴工作步入了实施阶段。而在此前,前门东侧路地区的600户居民也得到了首批安置。一直以来广为人们关注的前门地区的整体改造显然已为期不远。 前门商业区,东为鲜鱼口,西为大栅栏,均是北京市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如今要在这两片保护区中拆出两条大道南北纵穿,鲜鱼口的叫前门东街,大栅栏的叫煤市
近些年来,“路网加密”工程在北京古城内实施,旧有绿树成荫、安静并宜于步行的古街巷,相继被拆成车流滚滚的大道,古城氛围已经是“脱胎换骨”。在北京的城市规划中,建筑高度、容积率控制屡被突破,而马路拓宽这一条却无人能撼。 鲜鱼口、大栅栏是北京古城著名的传统商业区,商品交易集中在前门大街两侧,鲜鱼口与大栅栏的腹地则是胡同幽长、趣味横生、闹中取静;会馆、戏楼、客栈、小寺庙星罗棋布,将安静的四合院民居点缀为生动的社区;大栅栏内的多条斜街见证着十三世纪北京城市的一次重大变迁:元大都新城建成后,金中都旧城一直保持到明朝中叶,旧城与新城人口流动,踏出了大栅栏内的这些街巷。 以上这些认识,应该是筹划前门商业区改造的前提。既然已将这个地区划入保护范围,整个工程就应该把发掘、复兴、继承其历史趣味为方向。可是,当下的“路网加密”却是往保护区里引入大量城市交通,如同让公牛闯入瓷器店。 有人会说,这些地区已是破破烂烂,哪还配称“瓷器店”?鲜鱼口、大栅栏内的房屋确已危破了,但问题是:为什么在过去数百年间,这些地区的房屋尚能总体保持健康,而在近几十年却迅速衰败了呢? 过去的居民敢真金白银地修缮房屋,关键在于是产权清晰、权利稳定、市场流通;可在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合法的私房遭到侵占,产权与市场关系被破坏,公房又成为政府的负担,终致目前困境。 查清了这个“病灶”,就应该考虑:能不能修复已有的产权与市场关系,依靠民众的力量实现保护区的复兴呢?能不能腾退并归还合法的私房,恢复产权人的信心,让他们按照保护区的要求自我修缮房屋呢?能不能考量公房住户多为贫困人口这一现实,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疏散人口并为保护争得空间,不让低收入者因不得不贴钱购房而“怕危改”呢? 北京的古城保护就应该多做做这种“舒筋活血”的实事,掸去尘埃、重现光彩是需要投入的,这自然是政府的责任,可目前,钱却先花到道路建设上面去了。 在鲜鱼口、大栅栏内开路,据悉是为了让出前门大街做步行街。但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既能保持前门大街的商业气氛,又无须使保护区伤筋动骨呢?国际成功的经验是:限制小汽车,发展“步行与公交”。比如,法国的波尔多近年建成先进的城市轻轨系统,大家就不再开车出行了,整个古城成为步行者的天堂,商业迅速繁荣,快速高效的公交又满足了需要;巴黎的地铁及地面公交四通八达,使其古老的玛黑区无须为小汽车开路仍能保持小巷格局,并聚得人气;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哥伦比亚的波哥大,从1998年至2000年,仅用三年时间就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地面快速公交系统,没花多少钱就摘掉了“堵城”的帽子。 中世纪形成的城市,是步行者与马车的尺度,街道窄、人口密度大。欧洲城市正是顺应这个特点,通过发展“步行与公交”,走出了一条“双赢”之路。这是北京应该借鉴的,因为同样作为高密度的中世纪古城,北京的胡同、街巷体系正是“步行与公交”的坯子。 可是,当下北京城市发展的倾向却是向“汽车与快速路”的美国城市看齐,殊不知一旦选择这种模式,城市就应该是低密度、大尺度的,而这正是北京所不具备的。 美国的“汽车与快速路”模式因其浪费和非人性已备受诟病,北京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用此做法,已使得宽阔的城市道路,甚至包括未设红绿灯的快速环线,出现严重拥堵,教训亟须总结。这种开大马路的方式,不仅耗资甚巨,还拆掉了城市里大量简单就业的场所,对社会生态的负面影响是全方位的。 前门商业区该做怎样的选择?这显然需要政府进一步的深思熟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