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国企产权改革路径选择 > 正文
 

左边是冰棍右边是硕鼠--国企改革观察与思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0:43 中华工商时报

  王义伟/文

  这样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据媒体报道,2003年至2004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国有企业人员贪污贿赂犯罪25322人,在高检院近期查办的贪污贿赂案件中,国有企业人员涉案比例高达41.5%。这些不
法行为很多都与国企改制有关。据介绍,这些国企人员的犯罪与一般的职务犯罪相比,表现出更强烈的主动性和贪婪性。

  不到两年的时间,检察机关就查办了超过2.5万国企人员的不法行为。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的国企改革、改制,变成了硕鼠们的盛宴。这样的现实,让人扼腕、让人痛心。

  检察机关总结,这些硕鼠们借改制之机侵吞国有资产有如下手法:第一,恶意减损、隐匿国有资产。第二,非法转移国有资产。第三,巧立名目,私分国有资产。第四,暗箱操作,攫取国家给予改制企业职工的优惠。第五,相互勾结,共同作案。

  这种疯狂侵吞国有资产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上上下下、社会各界,多少知道一点,却没有人出面大声疾呼。直到郎咸平出现,撂下狠话,才掀起轩然大波,引发的至今余波未平的关于国企改制、关于管理层收购的大辩论。这样的辩论也促使国企当家人国资委在2004年8月份到11月份,分头出动,对21个省市的国企改革和产权转让进行了调查和督察。

  据报道,国资委调查的结果不容乐观,其中在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没有实行经营者离任审计,管理者本人参与甚至“主持”收购活动;有的经营者为造成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假相,甚至虚构虚增成本和债务;有的与中介机构串通低估,隐匿资产;在产权转让中不进场交易,或者虽进场但提出指向管理层的受让条件;有的让客户向改制企业预付款,再由管理层借用于收购;有的以拟收购的国有产权或国有企业实物资产作为其融资担保,转嫁风险;有的企业在转让前留一部分股权优惠转让给管理层和职工持有。

  如此看来,情况确实十分严重。但是,为什么管理层收购还会在这两年大行其道呢?

  在笔者看来,管理层收购之所以成为焦点,是有“理论”基础的,这个理论就是所谓的国有资产管理的“冰棍”现象。就是说,由于管理机制僵化、经营不善,国有资产正不断流失,像一根冰棍,放在那儿慢慢化掉了。

  2003年春,媒体对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面在40%左右,辽、吉、黑三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平均负债率超过了50%,相当一部分是超过100%的“壳企业”,而且负债额在逐年增加,负债率在继续增高。

  以辽宁为例,一些企业为了生存,年年通过贷款支付职工工资和银行利息,如此反复,使企业负债率越来越高,国有资产慢慢演化成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甚至呆坏账,结果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还有一些国企虽然也在创造效益,但资产实质也在流失。有些企业利润率只有1%至3%,与5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基本持平,有的甚至还低,这实际也是一种国有资产的流失。

  这就是相当一部分,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的现状:一方面,国企效率底下、包袱沉重,资产、价值正像冰棍一样渐渐融化;另一方面,部分国企干部以改制之名行侵吞国资之实,成为官仓老鼠。

  这样一种并立的现象,导致了社会上完全相反的两种舆论:一些经济学家大声疾呼加快国企产权改革,加快进行管理层收购。在他们看来,国有企业之所以出现“冰棍”现象,其中原因之一是因为产权改革不到位。只有实行管理层收购,使产权明晰了,才能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才有可能让国企重新焕发青春;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对国企改制中出现的违规现象大加讨伐,甚至主张暂停这种改革。前者的代表是一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后者的代表就是郎咸平。

  这样的矛盾确实让当政者左右为难。国企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不但复杂,而且牵扯社会稳定、就业等方方面面,一改革就让矛盾更加激化,不改革更没有出路。在各种各样的改革路径选择中,由于企业领导的呼吁、也由于一些经济学家的高谈阔论,管理层收购似乎成为一条舍我其谁的捷径。

  事实真的如此吗?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企改革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