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政策调整应树立科学发展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0:33 中华工商时报

  刘黄/文

  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刊杂志社和国际合作局共同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上,与会学者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贸外资政策等主要方面,探讨了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专家认为,中国金融改革相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说,总体上看还很不适应。应当看到,金融改革既有很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又有很大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必须谨慎行事,逐步深入。但从总体上看,金融的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没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就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金融改革与金融监管、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以打好四大国有银行改革的攻坚战为突破口,不断把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引向深入。首先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现有的调整方向,信贷投放上有保有压,防止和避免全局性的资源浪费;并为保持合适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保持相应的货币供应增长率。要注重货币信贷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更多的转向利率、汇率等市场化调控手段。

  此外,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特定任务适时相应调整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政策作用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主要是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宏观上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苗头继续扩大,又要防止通货紧缩的趋势重新出现;既要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从紧,又要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

  进出口方面,从总体发展趋势及现有支撑条件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进出口仍将维持高于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增长速度的发展趋势。2004年11月底,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地突破10000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三位。但是,在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1)单纯依靠数量规模和价格优势的增长方式弊端日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成为未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特别是传统出口产口利用土地、资金和环保低成本的现状,靠压缩劳工薪金降低产品成本,对外低价竞销的扩张模式应该调整。(2)贸易摩擦高发将与中国出口规模的增长相伴相随,忽视或者过于敏感都无助于问题的正常解决。应对贸易摩擦的正确思路,是适应W TO的规则,学会为我所用,为我所利。(3)未来贸易政策的任何调整,应优先考虑中国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需要等宏观经济指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利用外资加速经济增长并扩大经济规模,达到了当初的最主要既定目标。从未来趋势看,虽然利用外资仍然具有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作用,但利用外资的其他作用和功能将逐渐成长,中国经济对利用外资的需求也将逐渐发生变化。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和完善利用外资政策,使外资的利用有助于解决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有助于达到我们的发展目标。(1)完善产业准入政策。制定不同行业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耗费指标、环境污染指标以及工业效率方面的指标等),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将产业标准化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把质量技术监督从产品向前延伸到生产过程,考核生产过程中的有关指标,使经济发展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3)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应体

  现新的政策目标。(4)继续扩大开放,打破一些服务行业的行政垄断。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是未来外资经济成长的另一重要增长点。目前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还有很大潜力,一些领域外资进入少与对外开放程度有关。某些行政垄断领域的开放并非像金融领域那样敏感,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商务咨询业、医疗服务、物流、教育、城市基础设施和燃气、电源生产等,这些领域外资流入少,主要仍是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障碍。因此,为了扩大这些领域的外资流入,仍然要从削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入手。(5)改善对利用外资工作的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并转变政府职能、克服体制障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政策调整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