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北京奥运找问题:三年半后是什么模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0:23 中华工商时报 | |||||||||
冬枫泺/文 给北京奥运找问题,不为别的,是为了响应2008年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的号召;给北京奥运找问题,不为别的,是为了2008年,能在北京看到一届真正代表中国的出色的奥运会。
自北京从雅典手上接过奥运会的会旗那一刻起,奥运会就进入了“北京周期”。自2005年的时针转动的那一刻起,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也就3年半多一点的时间了。3年半的“北京周期”,北京这座城市会给世界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呢?在深入人心的“新北京、新奥运”的激励下,北京会在全世界的期待中露出怎样美丽的新模样呢? 现在就可以“打包票”的是,三年半后的北京将会被一系列崭新的建筑装点成世界上最漂亮、最有气势的城市之一。为奥运会设计、建造的体育场馆和配套设施自不必说,光看模型,就可以让人们叹为观止;而北京整个城市的面貌,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也在经历着超大规模的改造。也许只有在3年半后,北京这个“大工地”才可以真正完成所有的建设,露出迷人的“新模样”来。闭上眼睛,就可以设想出当3年半的“北京周期”达到高潮的时候,北京的“新模样”会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 现在不能“打包票”的是,三年半后的北京除了拥有世界上最新、最绚丽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之外,在一些细小的方面能不能显露出与现在不同的“新模样”呢? 公共卫生环境就是急需要改变的“模样”。在许多公交车站,满地的烟头和痰迹是那么“扎眼”;在一些北京传统的胡同儿里,经常可以在电线杆下看见等待清理的生活垃圾;由于公共厕所的不足,不时可以瞟见一些“内急”的人随地便溺;在一些城乡结合部,“塑料袋树”只是不良卫生状况的一种突出反映……一位北京官员曾经说过:“奥运会举行的时候,世界各地要来将近300万人。包括两万名教练运动员,注册记者两万多,不注册的记者一万多。”不用说就知道,这些外国参观者和记者是不会“你指哪儿他去哪儿”的,肯定是在北京“可着劲儿”转悠。所以,光有表面上的“大模样”是不够的,这座城市中不少不那么漂亮却又是真实的“模样”也必须得到切实转变。当然,如果为了16天的奥运会会期来个“临时抱佛脚”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但“百密免一疏”,况且“临阵磨枪”,自己的心里也不踏实。 所以,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3年半多一点的今天,就应该为从“小处”改变北京的“模样”进行艰苦努力了。这种努力一方面来自政府要加大城市卫生设施的管理和投资力度、加大相应的惩处机制,更需要居住在北京的人们的自觉和自律。3年多的时间,改变一座城市的全民卫生习惯也许还是显得紧张了点,但如果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真的能够从“奥运会”的角度思考,真的以北京为自己的骄傲,那么即使是大部分人可以真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这座城市就将不仅有世界一流的崭新的“大模样”,也将拥有令世界交口称赞的“城市软件”的“新模样”。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说过:“当我们的市民看到路上有垃圾的时候,能够主动捡起来投进垃圾箱,这就体现了绿色的精神”。没错,这才是我们真正想看到的“3年半后的新模样”。当然,也请王市长多考虑北京的公厕难题,别让市民或者来访的朋友“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小心为城市环境“施了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