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海啸考验我们的国际责任意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 08:25 新京报

  海啸使印度洋地区一些国家的人民遭遇到一场深重的灾难,也在国际社会掀起了一场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援助。截至1月1日,国际社会捐款累计达20亿美元。联合国负责人道事务协调工作的副秘书长埃格兰表示:“这是联合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这么短时间内收到这么多援助捐款,也是在最短时间内最大规模的协调援助。”

  中国,无疑成为这场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灾难发生后,中国即启
动紧急救灾援助应急机制;去年的最后一天,中国政府宣布在以往援助基础上,再增加5亿元人民币援助;中国国家领导人先后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受灾国捐款;与此同时,中国民众正在掀起踊跃为灾区捐款的热潮。中国国际救援队昨天早晨首次在印尼重灾区升起五星红旗,同样招展的是中国的国际责任意识。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能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能否勇于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如积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向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能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巨大作用,能否在全球或区域合作机制中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等等,都是体现一个负责任国家的内容。

  无论是全球反恐行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上的表现,还是在历次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中,中国都勇于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急人之所急,无远弗届,绝不强加任何政治条件”,这也仍是海啸救援行动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国家表现出的国际人道主义理念。2004年11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北京清华大学演讲时说,尽管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总能对需要援助之手的国家表现出同舟共济精神。其实,说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人道主义援助机构之一并不为过,特别是考虑到中国人均收入排在世界第110位之后更是如此。

  另一方面,这种国际责任意识也体现在海啸灾难中我国民众的责任承担意识。与国家救援行动同步的是,我国民众也自发地踊跃向海啸灾区捐款,到昨天为止,中国红十字会共接到捐款和捐款承诺2000万元人民币。许多捐款者还主动表示,如有需要,他们可以来做义工、当志愿者。“如果需要,我将义无反顾去救灾,马上就走,即使献出生命。”———这条网上留言,或许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心声。

  风险共担,相濡以沫,守望相助,这种责任意识实则是一种世界公民意识。它来自于国民现代生存理念的培育,来自于世界公民人格与全球公共价值观的养成。它所显示的,在一些世界性事件中,我国公民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属性,而是以所有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为休戚相关的“公民共同体”,具有将公民责任与道义放在全球化的背景当中去的基本伦理。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离不开民众这种良好的世界公民意识。

  国家的国际责任意识与民众的世界公民意识,是一个负责任国家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评论家阮次山先生说过:“我们每个人胸中都有一枝蜡烛,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像有很多的风吹,这胸中的蜡烛始终没能够点燃。”国家积极的救援行动,点燃了我们每个人胸中的蜡烛。它也让我们看到,在任何情况下,国家与民众都是良性互动的两个方面。

  谁也不可能成为孤岛。当灾难超越了争端与分歧,超越了国家、民族的时候,它就成为了人类共同的灾难与悲痛。共同的灾难让我们谁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共同的灾难需要我们共同承担。国际责任意识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全球化的另一种含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啸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