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印度洋海啸波及中国经济 > 正文
 

印度洋生死浩劫呼唤全球共防灾难体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1日 16:23 中国经营报

  作者:陈亮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多个国家。截至北京时间29日19时,遇难者总数已超过8万人。印度洋地震大海啸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演变成一场巨大的人间惨剧,顿时使旅游胜地变成了“人间地狱”。世界为之哀悼。

  记者在采访多位专家时了解到,他们也与美国地质调查局信息中心的专家韦弗利.帕森一样,发出了诸多“如果”的设想:如果之前在印度洋建立了海啸预警机制,如果能居安思危给人们提供防护教育,这次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表示,海啸在深海的速度平均在200米/秒左右,如果时间来得及,是可以作出预警的。

  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检测到大地震之后本来试图通知印度洋沿岸各国防备海啸,可是竟然无法找到与这些国家沟通的途径。

  “大多数人(遇难者)都可以被挽救,如果他们(印度洋沿岸国家)有海啸预警机制或潮汐检测系统的话。”帕森说,“我想这对他们来说是个教训。”目前,在太平洋沿岸,仅美国就在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建立了两个海啸预警中心,由美国地质调查局指挥。但在印度洋沿岸,竟然没有一个这样的预警中心。

  帕森说,政府应该指导居住在海边的国民在发生地震后离开海边。由于地震震中在海底,震波传递到海岸一般需要20分钟到两个小时,如果当地居民组织得力,这段时间足够人们逃生了。“这显然是因为印度洋很少出现海啸,规模如此巨大的海啸更是凤毛麟角。这让印度洋沿岸国家降低了防范意识。同时,政府也没有给予国民相应的指导。”

  更为要命的是,由于印度洋沿岸国家没有预警机制,更造成了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在分享相关信息时渠道不畅。以本次海啸为例,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检测到大地震之后本来试图通知印度洋沿岸各国防备海啸,可是竟然无法找到与这些国家沟通的途径。

  据悉,太平洋海啸预警机制在1965年设立,由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管理。目前参加这一体系的成员国包括环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国家、法国、俄罗斯等,还有中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家并不在成员国之列。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杨华庭给记者分析了预警机制的原理:预警机制通过各种不同的地震监测系统获取地壳运动的信息,并通过电脑模拟出海啸可能形成的地点及移 动方向。通过模拟运算的结果,结合海潮感应器对海潮流动数据的实时更新,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向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通报海啸的规模、移 动速度、可能袭击的区域以及预计到达的时间,使当地政府能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海啸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监测系统显示发生在印尼海域的强震,但由于在环印度洋区域内没有设立对于海潮的感应系统,所以无法判断地震引起的海啸将向何处移 动。

  除此之外,“即使有了海啸预警机制,印度洋区域国家的人们也没有一些宣传教育,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环境预报室副主任于福江认为,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由于每年要发生数百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因此日本对建筑物的防震能力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日本人都受过地震来临时的逃生训练。然而,印度洋沿岸国家却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导致人们的意识“淡化”了。

  类似于全球反恐机制一样,全球共防自然灾难提上日程迫在眉睫。

  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场“生死浩劫”,意大利国家地质研究所主管更是把这次地震称之为“让整个地球都在震动”。

  这次灾难和过去不同,它的波及范围已不仅仅是一两个国家,而是包括7个亚洲国家和一个非洲国家,而在伤亡和失踪者中,据初步统计,就包括了来自美、英、俄、德、日、韩、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这场灾难已经实实在在“让整个地球都在震动”。

  事实上,巨大的自然灾难一旦发生,或许就是超越国界的灾难。所以,太平洋国家有海啸预警机制而印度洋国家没有,这是人类防灾史上的遗憾。

  类似于全球反恐机制一样,全球共防自然灾难提上日程迫在眉睫。虽然在眼下或许还只是一个理想,但是,作为一种努力方向,这也是“人类共有一个地球”理念下的必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国际部主任翟坤表示,“9.11”以后人们都在关注人祸,即恐怖主义,对于天灾,相对有一些忽略。天灾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战争,天灾会引起人祸,自然灾害对 人们的生命财产也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在关注人祸的时候,同时要关注天灾。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叶琳介绍说,海洋灾害的5个主体为风暴潮、地震海啸、赤潮、海冰和溢油。“往往养殖就可能带来赤潮,运输就可能带来溢油。克服不利的一面,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洋,是全球人类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这就需要国家间进行统一协调。”

  然而,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受灾的7个国家也没有携手减灾。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室副主任于福江表示,几个国家统一协调的合作力度不够,因为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灾难发生后集体防范、联手统一救援也不很可能,只能依靠国际救援力量。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做得好一些,发展中国家就相对差一点。

  这次海啸可能是南亚之间、东盟和南亚之间、南亚和东南亚之间加强国际合作的契机。

  这次灾难也成为一些国家修补与该地区国家之间关系的良机。经验证明,每一次全球性的自然灾难,都会使国际间的合作更进一步。

  翟坤介绍说,太平洋地区一直都有一个“东方地区论坛”,集中了亚太地区所有国家官方方面的安全问题,“论坛底下就有海事方面的国际合作,但只是限于讨论,国家之间怎样去投资,怎样去组织行动体现集体救援,也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协调机制。”

  据悉,在印度洋周边地区,南亚和东南亚国家过去一年中一直在讨论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地区性组织,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依翟坤的估计,这次海啸可能就会对这一机制产生促进作用。也是南亚之间、东盟和南亚之间、南亚和东南亚之间加强国际合作的一个契机,共同遭遇的灾难或许会令他们加紧在技术、援助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