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票价分配不能本末倒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 13:31 红网 | ||||||||
继北京世遗景点提出涨价以后,要求涨价的景点是越来越多,喊出的理由都是“以利于保护世界遗产”。按我的理解,这样的理由是正当的,我们总不能光利用不保护。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搞清楚,那就是,门票收入中有多少钱真正用在了景区保护上。在北京世遗景点涨价听证会期间,虽然有很多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有关方面却是三缄其口。 据12月29日的《人民日报》报道,12月28日,在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价格听
按照湖南省物价局的统计,今年1至9月,进入武陵源核心景区的人数121.3万人,如此算来,一年的门票收就达2.5亿多元。 47元,占158元的近30%。这样一算,一年光用来维持管理机构动作的费用就达7500多万元,只占158元的5%,一年也就1200多万元。7500多万元,能养多少人啊!又能养“肥”多少人啊!而1200多万,对于游道达400公里,景点300多个的武陵源核心景区来说,显得何其少也!分配何其不公也! 不错,景点是得有人保护。但是,道理应该是,保护的人越多,保护的人的收入越高,景区得到的保护就应该越好。景区原始的生态和生物的多样性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自然有人满为患的原因,但与管理人员疏于管理、管理不善,或者根本就没管理难道没有一点关系。话说回来,既然依靠人力不好管理,或者管理不了,那么,首先就应该减少管理人员,降低管理成本,把节省下来的钱全部投到景区设施的完善和景点的恢复上。如果只拿门票收入的一个零头直接用于资源保护的“分配体制”不改,门票提高了,相应地,景区保护投入是会增多,但涨价后门票的“大头”依然是被“人”吃了,而不是用来保护资源了。这样,叫得极其响亮的“保护世界遗产”,实际上就成了撑大某些人钱包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所谓的保护依然只能是“该喝汤的吃肉,该吃肉的喝汤”的本末倒置。 (稿源:红网) (作者:易其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