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十大危机品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 10:52 中国经济周刊 | ||||||||
《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 恒生:还债被迫卖商标 曾叱咤风云的著名品牌恒生电脑,由于它大量拖欠供应商货款,欠下的外债已有近千万元。它已没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只能拍卖恒生商标。此前,恒生公司与“恒升”电脑关
超群:盲目扩张不归路 2004年7月26日起,超群电脑停止北京所有专卖店(包括专柜)的经营活动,在外地还有七八十家由代理商操作的连锁店仍在正常运营。2004年9月,超群电脑公司老总的“人间蒸发”,一系列的问题浮上了水面。超群电脑已经拖欠了员工近半年的工资、配件商的货款以及媒体广告费等等,消失了的超群留下了一大堆问题。 超群本来是有宏大的上市计划的。但要上市,企业必须做大。于是超群疯狂地投入市场,疯狂地打广告,疯狂地做业绩、做销量,不顾一切地打价格战。这一系列疯狂举措造成了非常可怕的连锁反应。终于,价格战的“双刃剑”把超群拖到了退市的边缘,盲目扩张把超群引上了不归路。 旭日升:陨落明星难再起 旭日升是一个神话。旭日升早期的高速成长丝毫不逊色于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把故事延续了100多年,旭日升则已成了昨日黄花。旭日升曾是全国知名品牌,据中国饮料行业协会统计,2000年旭日升总产量103.6万吨,在中国饮料十强中排名第二,曾一度占据茶饮料7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茶饮料大王。高峰时期旭日升冰茶的销售额达到30亿元,其品牌价值一度达到惊人的160亿元。2004年,旭日升因债务纠纷,商标、设备历经几度流拍之后,全新的“旭日升”冰茶,曾重现石家庄市场,但此时的旭日升已经风光难现。 巨能钙:“有毒”风波受重创 11月17日,有媒体报道巨能钙含有致癌物“双氧水”,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随后介入调查。随后不久,卫生部通报了对“巨能钙含过氧化氢”事件的调查结果称,按照巨能钙的推荐食用量,产品中的过氧化氢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但自巨能钙“有毒”事件发生至今,公司遭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部分市场处于停滞状态,全国的下架率达到了81.2%,公司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000万元以上。12月初,巨能钙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范围内巨能钙的销售开始恢复,各销售网点的巨能钙全面上架,但经历这些事之后的巨能钙已乏人味津。 北大青鸟:步尘“德隆”未可知 有不死鸟之称的北大青鸟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资金链断裂、被银行催款,甚至有评论家表示青鸟有可能重演“德隆系”崩溃的一幕。事情的起因在于建设银行从今年5月开始的催款行动。由于国家审计署在之前的一次审计中认为建行向其发放的一笔18.87亿元的贷款存在“违规操作”,责令纠正整改,建设银行开始向青鸟“追债”。随后,“青鸟系”旗下企业因无力偿还贷款而被银行起诉案的消息频频传出,据透露,涉案金额高达34亿元。北大青鸟表示,对存在的问题,青鸟内部已经开始着手整顿,但具体何时能有明确结果“尚无时间表”。 健力宝:股权频变无主人 2002年2月,28岁的张海以3.38亿元成功收购了健力宝80%的股权,成为健力宝公司总裁兼董事长。此次收购对于健力宝来说应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健力宝从此加入了民营企业的行列。2004年8月,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健力宝集团宣布:张海将不再担任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及总裁,魏小军成为新任董事长,祝维沙则接任总裁。2004年10月4日,统一集团和健力宝匆匆在北京签下了合作草案,据称收购价为1亿美元。但是很快,统一又宣布退出。2004年11月16日,北京汇中天恒董事长李志达收购了广东健力宝的股权,但22天后,三水政府强行接管健力宝,新总裁李志达带领团队被迫撤回北京总部。直到现在,健力宝依然还在“属于谁”和“何处去”的漩涡中经受磨难。 11月30日,包括公司主席黄宏生在内的10名创维数码高管被香港廉政公署带走协助调查,原因是涉嫌盗取公司资金,当天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创维数码停牌。12月1日,黄等人被廉政公署起诉,7名创维董事局成员手拉手在深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亮相,表示尊重香港联交所的执法程序和调查结论,目前所引发的问题仅限香港上市公司,创维整个集团一切正常。 笼罩在黄宏生被拘事件阴影下的创维正在通过更换CEO、提前还贷等一系列举措力求重获投资者和各相关方面的信任,以度过眼下的“冬天”。 伊利:一波未平一波起 12月17日,掌管伊利22年的“教父”郑俊怀突然被刑事拘留,理由是涉嫌挪用巨额公款,同时被拘的还有其他4名公司高管。20日,伊利股份跌停,随即被上交所紧急停牌,原因是“重要事项未公告”。21日,伊利股份发表公告,承认公司5高管被刑拘。25日,检察院传出最新消息,5高管将被检方正式批捕。近一段时间以来,伊利接连遭遇“罢免独董”、国债风波和华世商贸股东疑云以及证监会立案调查等一系列事件。一夜间,“伊利”这个乳业最响亮的消费品牌、资本市场最耀眼的绩优蓝筹股几乎身败名裂。 金龙鱼:涉假广告“龙变鱼” 8月26日金龙鱼刊登了宣称其“1:1:1调和油”比其他食用油更有利于健康的广告,还提到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认同此观点;9月6日,中国粮油学会予以否认,还指出:“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没有任何单一食用油或者食用调和油的成分能达到1:1:1的均衡营养比例。”9月12日,鲁花联合7家食用油企业“上书”要求暂停金龙鱼“1:1:1调和油”广告。金龙鱼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一个因成功进行海外收购曾被称为“买来个石油帝国”的企业,却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54亿美元(约合46亿元人民币)的巨额亏损。一个被评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其总裁却被新加坡警方拘捕,接受管理部门的调查。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在此期间,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这是一种像“押大押小”一样的金融赌注行为。陈久霖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戈利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没想到陈久霖“押了小点开盘后却是大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