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管落马引发信任危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10:30 华夏时报 | |||||||||
近日,格力、中航油、创维数码、伊利股份等上市公司接二连三出事,除了时间上的巧合,从这些公司出事的原因来看,也有相似之处:问题都出在公司的治理机制上———治理机制不健全、董事会虚置;在人治背景下,企业管理人过分集权、组织控制力不足等。 从某种意义而言,2004年是最令中国企业家们“内外交困”的一年。
跳过伊利和创维,按照时间顺序倒着看,连续两年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陈顺利旗下的中国特种纤维被实施清盘,格力副总被拘引出企业30亿元资金黑洞,在香港股市失踪多年的新万泰主席钱永伟在内地因违规贷款而被判刑3年半,远东生物制药突然被监管机构斩仓,单日股价狂降93%,德隆系崩盘…… 数到这儿,已经不由得脊背微微发冷。下一个出事的不知道又将是谁? 企业家和企业的命运暂抛开不说,一连串企业出事,带给我们公众一个强烈的信号刺激是企业信任危机的产生。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很难想象,在交易过程中必须时刻惴惴提防着企业陨落,当盲目负债、恶意负债、逃债、废债行为泛滥成灾,当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旗号保护假冒伪劣时,我们还会有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的市场环境吗? 信用,如今已经超越了资金、管理,变成了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最有力的法宝。记得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没有资金可以靠信用获得,没有市场可以凭信用打开,缺少竞争力可以靠信用增强。” 无信用支撑的经济活动让人缺乏安全感,信任危机在公众中蔓延,一个最严重的后果是,经济交易活动无形中设置了一个“梗阻”,同时制约了经济的增长水平。 从企业高管落马事件本身,看到的便不仅仅是企业出事或者行业危机本身,而是由此带来更深层次的经济信任危机。刚刚看到的一个数据是,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信任度指数仅仅为35.6,而该指数满分为100。国内一位知名经济观察家表示,35.6的平均信任度指数说明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总体信任度处于较低的水平。 事实上,投资者对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一直心存疑虑,这几年对股市下跌行情产生重大影响的上市公司,无一例外地在信任度方面栽了跟头。 当前的市场秩序下,在为这些知名不知名的企业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的同时,也在游戏规则上加强对这些企业的规范和约束,从各个方面加强对企业高管的严格监管与严厉处罚,已经不单单是解决企业本身的问题,而是中国经济发展本身所亟待解决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减轻民众信任危机的一个关键命题。(万军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