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为国企领导人薪金设限没有意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 11:06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 梁小民 国企领导人该拿多少?最近国资委的意见是最高为普通员工的13.6倍。让全国人民每人交了4元学费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老总陈久霖的年薪为2350万元(另一说为1700万元)。他的这个工资让我们咋舌。国企领导人的工资千差万别,当然工资之外还有各种工作中消费。
人们都在问,国企领导人拿多少工资是合适的?其实合适并没有一个数字标准,不能说小于13.6倍就合适,或者2350万就不合适。根据激励机制的原理,收入取决于对企业的贡献。这也是市场经济中“按贡献分配”原则的运用。因此,判断国企领导人多少收入合理,要看他们做出了多大贡献。 判断一个国企领导人对企业和国家的贡献,不能仅根据企业的营业额、资产价值或利润率,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国企领导人合适收入的难处也正在这里。 有些国企,甚至特大型国企,并不是直接由国家投资建立的,而是由小的乡镇或集体企业发展而来的。这些企业往往处于竞争性行业,它们的业绩主要是自己做出来的。这些企业的领导人是天才企业家,在领导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些领导人,就没有这些辉煌的企业。当然,这些企业的成功,也有各级政府的支持或优惠,有全体员工的努力,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不能把一切成绩归功于一个人。但是,这些领导人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想想张瑞敏如何把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做成今天的海尔,李福成如何把一个乡镇企业做成今天的燕京,你就会理解这一点。 这些国企的领导人应该获得极高报酬,即使他们谦虚地把一切成绩归于党和人民,我们也应该给他们高报酬,2350万元年薪应该不算高,13.6倍就没有体现出他们的贡献。他们还应该得到一定的股权,保证一生都可以享受奋斗的果实。当郭士纳为IBM老板打工得到了3亿多美元的收入时,为国家打工的张瑞敏们为什么不能拿高薪?如果他们的努力得不到回报,还有谁会为国企勤奋工作?如果逼他们走上储时健式的贪污之路,那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毁灭,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损失。毕竟天才的企业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有的国有企业,尤其是一些特大型国企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延续。它们具有行政性垄断地位,由国家投资,无偿或低价使用国有资源,获得国家贷款或其他许多方面的优惠。它们面临的竞争比前一类国企少得多。尽管它们的效率并不高,但利润并不少,靠着垄断地位控制价格,对消费者实行霸王做法(如现在还遭抨击的霸王条款),活得很自在。尽管它们还进入了世界500强(应该称为500大),但这并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有国家的巨额投资,做大有什么难处?营销收入高,利润率高,又能说明什么问题?中航油就是这种国企的一个代表。 在这类国企中,严格地讲,领导人并不是企业家,而是行政官员(所以经常与政府官员调换)。在国家作为全民所有者不到位的情况下,他们作为内部人控制了企业,权责利并不统一,尤其是很少对错误的决策负责。与民营企业家和前一类国企领导人相比,企业的兴衰与他们的关系并不密切,他们凭什么拿高薪?陈久霖的2350万元年薪之所以受到质疑正在于中航油是后一类国企。 让国企领导人拿到应有的收入关键不在于规定多高的上限,而在于深化国企改革。实行政企分开,让国企先成为真正独立的企业,打破行政性垄断,是解决国企领导人薪金水平这一难题的关键。只有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国企成为与其他企业一样在市场中平等竞争的企业,才能由市场评价这些企业及其领导人的业绩,并给出相应的报酬。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