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行业专题--眼镜业 > 正文
 

江南时报:品牌频遭滑铁卢 南京眼镜暴利何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 06:50 人民网-江南时报

  本报记者 艾枚

  岁末,各种名目的排名或盘点之时。记得去年全国十大暴利行业排名,眼镜业以排名第六赫然在列,然而,这一排行榜却引来了南京的品牌眼镜店的老板们一片喊冤叫屈声,不但矢口否认暴利之说,还把矛盾的焦点集中指向小型眼镜店铺,认为是小眼镜店的不诚信造成了整个行业暴利的错觉,误导了舆论。他们奔走呼号,呼吁政府部门提高准入门槛规范市
场,摘掉“暴利”的帽子,还他们“清白”。

  “暴利”从何说起?

  “货价为20元的镜架卖给你200元是讲人情,卖你300元是对你客气,卖你400元是理所当然”。此类说法几乎是市民对整个眼镜业共同的认识。眼镜100%至200%的暴利如此深入人心,究竟从何说起呢?

  2002至2003年,先是国内各大媒体开始率先声讨,眼镜业内部人士自揭内幕:一般的光学白片(超薄加膜),约售25元一对,磨边10元,共35元,但如果眼镜专卖店做一般是150元到250元之间。再以超薄加膜加硬纤维片为例,用料加工总共120元,市面价则约为500到700元。

  继而,媒体开始亲自深入虎穴,对眼镜业的暴利之说进一步加以佐证。记者拿着在镇江丹阳眼镜批发市场配制的,售价50元眼镜,试探南京一品牌眼镜店,要求配制同样一副眼镜,眼镜店开出250元价格,多次试验可谓屡试不爽。眼镜业利润率高达200%以上成了铁板钉钉。

  然而,南京大部分眼镜店的老板却对这一说法给予最无情的驳斥。最有力的证据便是南京行业协会给出的一份业内调查:6年中,南京倒闭的眼镜店达40多家,其中大部分为国际知名的眼镜店。

  品牌眼镜在宁频遭“滑铁卢”

  从1998年开始,南京就不断有品牌眼镜店不堪巨额成本陆续倒闭。

  2002年1月,新加坡宝岛被欧陆眼镜取而代之;同年12月,美国瑞博被欧陆眼镜兼并。雅视1000是香港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最高峰时在南京开了六家分店,店堂面积都在100平方米以上,其迅猛扩张的势头和全新的服务理念曾在南京的眼镜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2004年3月,雅视1000在太平南路最后一家分店无力支撑,关门大吉。

  品牌眼镜店寿命最短的莫过于“高视”。扬州“高视”是当地最大的眼镜集团,2004年与世界500强沃尔玛同时在万达购物广场开业,不到三个月,其位居新街口的南京第一店就被同行的宝岛替代,匆匆撤离南京。业内人士透露,在南京的三个月中,“高视”亏损额度达85万元。

  这种快速地开张,又快速地更替、倒闭的现象。南京“亮丽”的总经理谭肖明认为,对这些国内外知名的品牌眼镜店来说,资金根本不是问题。无利可图是这些眼镜店倒闭的主要原因。

  他强调,眼镜业暴利说是没有考虑眼镜品牌培育成本的其他投入的错误观念。

  眼镜店:大不如小

  “南京眼镜行业的水太深了”。南京眼镜界一名资深从业者对记者说。外埠品牌眼镜不了解行情贸然进入,大都九死一生,其市场生命力反而不如小型社区单体店。

  谭肖明说,南京好打价格战的风气早已从家电、服装波及到眼镜行业。在同类城市中,同样品牌的眼镜,南京市场的标价平均要低30%。南京市民基本已养成了不打折就不购买的心理惯性,动不动就提出“对折拦腰砍”的要求,“砍”得商家叫苦不迭。

  业内人士称,南京价格盆地的市场背景也是眼镜店难以立足的主要原因。”高视”的撤退,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拜南京打折的市风所赐。

  在眼镜业,真正的暴利只存在经营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下的社区小店。

  南京一家眼镜店的老板则粗略算了一笔账:一个开在闹市区的眼镜店,房租一年要30万,人员工资等也要30万,初期装修要10来万,购入设备要60万,如果不算折旧,这些成本已经很惊人了。他表示,就算自己的毛利润率能够达到50%,那么一年下来,纯利润也不到10%,是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

  相比之下,因面积小、成本低,社区与学区小店前期成本只有品牌眼镜店的十分之一不足;同时,由于其产品大都不讲究品牌,又大大降低了商品投入的成本。

  该老板自曝社区单体小眼镜店的平均利润率一般在100%以上,相当于规模品牌店的10倍。

  谋求服装业的待遇?

  撇除眼镜企业直接投入,眼镜延伸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进成本。宝岛眼镜南京区的郑副总告诉记者,眼镜业是“半医半商”行业,不能简单的从产品本身成本出发计算企业的利润。产品售价中包括了服务成本、专业的技术成本、品牌保障等诸多方面。目前大部分品牌眼镜都推行免费清洗、免费维修等诸项服务,而所有这些优惠服务都要投入企业的人力、服务。

  南京小林眼镜的营运经理潘吉普也向记者表示,小林店在南京几乎难以赚钱,新街口房租就贵得能“吓死人”。

  谭肖明说,一件服装,成本价30元,在市场卖出300元,消费者出于款式和品牌考虑,会毫无异议地接受。为何高投入打造出的品牌眼镜店卖的高价眼镜,市场却难以接受呢?

  谭肖明认为,除了进价售价存在巨大差额外,暴利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长期以来小型眼镜店的不诚信导致的市场恶果。

  2003年,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市200多家眼镜抽检,合格率为54%。多数企业因为设备限制,存在屈光度、矫正不准的情况。

  谭表示,这些小型眼镜店面由于资金所限,根本不能提供验光配镜的设备。不能保证眼镜的质量和准确度。政府部门应该通过设置门槛,对整个市场加以规范,通过市场调节让眼镜业自发形成高、中、低档品牌分流,其他行业市场的正常状况,在眼镜业就变成非正常现象,是毫无道理可言的。

  南京眼镜业何去何从?

  除了暴利说的高压外,南京的眼镜行业还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

  根据质量监督部门规定,每家眼镜店都必须有专业验光师,并限定验光师从业年龄在15年以上。南京新兴一代眼镜企业认为,此规定是传统的“论资排辈”观念在眼镜业的延伸,不利于企业平等竞争,对于眼镜企业而言,只要通过资质考试,就可以合法上岗,年龄不能成为考核企业服务质量的惟一标准。

  从今年4月开始,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市眼镜业就实行了生产许可证制度,提高了眼镜业的入行门槛,然而,效果似乎并不理想。部分企业为了通过质监部门的眼镜业“9000”认证,不惜花钱雇人制定标准,制度在执行中背离了初衷。

  谭肖明说,南京长期形成的外部环境也不利于眼镜业的发展。据称,南京是一个好打价格战的城市,任何商品不折不卖,此类风气本身不利企业发展。谭肖明表示,为了生存,亮丽等一批眼镜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郊区。套用谭的原话:“亮丽”在效区的日子好过得很。同时品牌眼镜店也通过这一战略转移把在市区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南京市行业协会透露,截至2004年底,南京大大小小眼镜店达400家,其中有一半是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型眼镜店,面积不足20平方米,生意也是十分红火。而对于规模品牌眼镜店而言,60%的品牌眼镜店根本不盈利。据了解,继外埠品牌眼镜店退出南京市场外,南京相当一部分品牌也呈萎缩之势,亮丽眼镜连锁从早期的11家下降至8家;而老字号南京吴良材,目前仅剩2家……

  外有暴利的重压,内有制度不公,南京眼镜业究竟该何去何从?

  鉴于诸多不利条件,品牌眼镜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团结,决不能采用价格战方法提高销售额,抢夺市场,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导致全行业的萧条;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方面,政府要创造更有利于眼镜业发展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培育品牌眼镜市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眼镜业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