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小心陷阱和骗局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悠着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 02:17 中国经济时报

  ■苏培科

  近两年来,由于中国股市的低迷和上市门槛过高,导致一些国内企业频频赴外上市,出现了一轮境外上市潮。越来越热的“境外上市”概念,成了WTO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但“境外上市”这个炙手可热的概念,却被某些投机分子和一些境外、境内的骗子机构利用,进行各种骗钱、圈钱活动,让国人在这个概念中上当受骗。在这里笔者要提醒国内的企业和投资者,不要被国外的一些骗子中介机构和国内的某些皮包公司打着“境外上市”的概念所蒙骗。

  由于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些境外证券交易所频繁投来“橄榄枝”,通过各种优越的条件吸引中国优质企业赴外上市,想通过资本市场持有中国企业股票的方式,来分享中国经济高成长带来的高额利润。对于这种合理的方式,我们非常鼓励让中国的企业早点走出去。因为境外上市除了可以上市融资外,还可以拓展海外市场,可以向国际化企业过渡,可以按照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治理自身结构,可以吸引海外投资人的目光……享有种种好处。但是随着境外上市的升温,这一概念也开始“浮躁”起来,一些境外的骗子中介机构甚至利用国内中小企业急于上市融资的迫切愿望进行招摇撞骗。

  记得在1999年底,国内企业赴美国上市的第一波浪潮之后,2002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民企海外买壳上市又出现了另一波热潮,新亚洲食品山东宏智、托普、蓝带啤酒、天狮国际、中国汽车系统等企业纷纷通过买壳登陆海外资本市场。与此同时,以美国沃特财务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提供买壳服务的中介机构,正在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到海外买壳上市的种种好处。在大家的概念中,买壳上市的确是一种简捷、合法的境外上市方法,但谁知这个概念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骗局和陷阱。

  有些境外骗子中介机构拿着不符合纳斯达克、AMEX、NYSE等主板市场要求,挂牌在OTCBB报价系统(相当于我们的三板市场)的“垃圾壳”公司(这些公司中有些是在主板市场摘牌和退市的壳公司),来到国内高价卖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告诉他们在OTCBB市场挂牌就已经在境外上市了。实际上在OTCBB市场挂牌上市根本不是在真正的纳斯达克市场上市,OTCBB是一个完全不同于NASDAQ的独立市场。根据郎咸平教授的研究表明,OTCBB并不是一个好的融资场所,融资功能极为弱化,对企业知名度有负面影响。因为在OTCBB上市不等于挂牌?listing?,几十万美元买到的只是一纸虚名。而且在OTCBB挂牌的企业中好的很少,大多声誉不好;其次要从OTCBB升级到纳斯达克路程非常漫长。

  因此,国内企业在“境外上市”的浮躁概念面前,必须提高警惕。在这里除了提醒想境外上市的国内企业,笔者还想提醒国内那些寄希望于“境外上市”概念的投资者。

  目前还有一些国内“先知先明”的皮包公司,早就知道像OTCBB这样的市场上市底细,但是他们却积极地蒙混在“境外上市”的队伍里,打着与某某境外投资银行机构、中介机构等签字合作境外上市的幌子,大肆宣传境外上市,目的是为了抛售自己一文不值的皮包公司原始股。在行骗之前他们匆忙进行虚假改制,并在国内组织销售原始股的“黄牛”,私自销售欲赴外上市概念公司的原始股和法人股,利用类似于OTCBB市场这样的境外上市概念,在国内“挂羊头卖狗肉”地打擦边球,进行变相圈钱。而最终的结果是将上当受骗的投资人,无辜的套牢在“欲赴境外上市”概念上。

  所以,国内的企业和投资人在“境外上市”这个浮躁的概念面前,一定要悠着点,小心陷阱和骗局。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境外上市新闻 全部OTCBB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登记结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圣诞家居美图大清单
2005年北京楼市大预测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