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事件对期货业的启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 16:43 新华网 | |||||||||
新华网大连12月27日电 (傅兴宇) 与期货交易有关的中航油事件发生后,加强企业内部监管、严禁从事期货市场投机的呼声一片,使人们增加了对期货这一衍生品市场的担心。因此,我们必须从中航油事件中汲取教训。那么,中航油事件对期货业有哪些启示呢? 现货企业把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结合起来,严格遵守方向相反(即现货买入、期货卖出或现货卖出、期货买入)、买卖数量相等的原则,才能保证企业在不利的价格变动时,由
期货业专家指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丢弃任何一边,都无异于赌博。国外银行在对企业贷款前,都要审核企业的期货套保方案,愿意把款贷给做套保的现货企业,因为它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能够保证贷款的安全回笼。在这个意义上,中航油事件不是衍生品市场本身的过错,而是错误利用衍生品市场投机的恶果。今后,我们仍要继续鼓励现货企业理性参与衍生品市场的套保交易。 然而,禁作投机,是现货企业使用衍生品市场必须恪守的“天条”,任何时候不容违背。国外现货企业普遍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保值,几乎不参与投机交易,其盈利主要来自现货生产和经营而不是在衍生品市场中赌博。 不错,衍生品市场的确需要投机者为现货企业承担风险,投机者在衍生品市场也要不断进行投机炒作以获取利润,但这绝对不是现货企业的选择,国有企业尤其不能投机,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等对此早有明确规定。否则,类似中航油事件的巨大损失不可避免。这是中航油事件给期货业的第一点启示。 据期货业内人士透露,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在有组织的期货交易所内所做的石油期货总体上是盈利的,巨额亏损出现在场外交易。中航油事件给期货业的第二点启示:国有企业必须慎用国际场外交易。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的条件下,应严格禁止企业参与场外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是标准化合约,而场外交易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它是一种由现货企业参与的远期合约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不透明,市场流动性差,了结交易的难度也比较大,风险存在放大效应。另外,场外交易因不涉及公众投资者而缺乏政府的监管,是市场监管的一个“空白地带”。因此,除常规监管外,必须制定科学的衍生品市场交易考评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严格规范和审核衍生品交易的决策者、参与者行为。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监管机构也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这些企业的交易情况、财务情况进行核查,强化监督,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杜绝违规交易、越权交易的发生。 众所周知,国际衍生品市场上的投机资金主要是国际游资和风险基金。他们资金雄厚,操作手法丰富。而国有企业在衍生品交易方面的经验、策略以及资金实力等无法与之相比。此次中航油事件与自身过度投机有关,但也不排除金融炒家联手操纵的可能。我国国内没有相应的衍生品避险工具,使企业只能在国外衍生品市场做保值交易。他们对那里的市场规则、特点不够熟悉,交易成本、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都被国外游资掌握,操作十分被动,经常成为国外游资狩猎的对象。因此,期货业从中航油事件得到的第三点启示,是发展和完善我们自己的期货市场,以减少企业参与境外衍生品的操作风险,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 鉴于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贸易通过期货市场定价、发达国家衍生品交易活跃和贸易定价能力强等现实,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商品消费国之一,应在良好现货市场基础上,积极推动衍生品市场建设。在活跃玉米、铜等现有大宗期货品种的同时,应尽快推出石油、钢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满足企业套保需要,便利现货企业参与,争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定价权,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订,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