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使用和改革调查与思考(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 10:4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依法车改应当包括我国行政财务法治化。在国外,行政财务责任制层次分明,每年年初,所有花费财政资金的政府部门都会向政府财政管理部门提出预算申请,政府财政管理部
焦建国认为:我国行政财政法治化程度低,政府官员花钱缺少制约机制,需要建立严格的预算制度和责任链条。通过这种链条,建立严格的层次分明的预算制度,只要是在预算外的消费就是违法,就要受到惩罚。 四川省行政学院罗振宇教授认为,目前各地进行的公车拍卖普遍缺乏法律支撑,即处理公车的方案未报经作为权力机关的人大批准,这不符合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安排。公车拍卖的收入应纳入财政预决算,发放的补贴也得经过预算才算合法。要根本遏制公车的不当消费,应从整个行政财务体制的法律治理上进行,否则公车改革就是一盘散沙,各行其是,甚至成为导致国有资产新一轮流失的主渠道。 相关链接:公车年耗费达3000亿元 “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 截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 在职务消费中,车辆消费占单位行政经费的90%左右,占到全部国家财政支出的38%。 去年,一汽集团研制的科技含量很高的8款新车中,有5款属于公务车。 公车每万公里使用成本高出社会车辆5至10倍。 公务车使用中,公用占三分之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益严重。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对北京、上海等7城市普通居民的电话调查显示:95%以上的公众赞成进行公车改革。关于用什么方式使用公务车,64.3%的公众选择了公车租用,27.5%的公众选择岗位补贴。 公车改革不能进退失据 中国的公车改革被称作是治理干部屁股底下的腐败。每年中国财政为公务员支付大量的交通费用,在有些地区,围绕着公务用车产生了零部件供应、汽车维修、汽车保养、汽车加油等一系列的产业。有人作过测算,不包括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司机的开支,仅交通费和保养费,每辆公车将耗费数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然而中国历次公车改革都不了了之。有些地方一律取消公车,向公务员发放交通补贴,但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减轻财政负担,反而变相提高了公务员的福利。甚至在有些地区,一边向公务员发放交通补贴,一边又不断地购置交通工具,公车改革彻底走形。 公车改革不是不能进行,交通补贴也不是不能发放给公务员个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没有经过公众的广泛讨论,更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地方公车改革出现了很大的随意性,一旦领导人发生了变化,公车改革措施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增加公务员收入的透明度才是今后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 公车改革设有三条底线 据《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公务车改革的试点工作已经悄然兴起。这些年来,为从体制上预防“公车腐败”的滋生,全国各地纷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公车改革,但是,“公车腐败”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一些地方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所以,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有人认为在公车改革之前,必须有最基本的原则底线。 首先,公车改革不等同于发放公务交通费补贴。目前,不少地方的公车改革方案几乎都有一些“赎买”的特征,这实际上是饮鸩止渴,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显得经济、合算,但不断增加的赎买项目最终将会使国家和地方财政不堪其重。 其次,发放交通补助应对事不对人。目前不少地方较为普遍的做法就是按干部职级高低给予不同的数额,实际上普通办事员外出办事超过级别较高的领导干部,这种“益了处长苦了科长”的车改做法并不能达到初衷。 再次,公车改革程序本身必须规范、合乎法定程序。目前不少地方的公车改革,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自己制定规则、自己执行、自己解释的情况。对此民众质疑认为这是“让既得利益者主持公车改革”,“很难说彻底代表公共意志”。实际上,任何一个决策和方案的制定,要想相对规范、合理都应经过一些规范、严格的程序。同样,公车改革方案,也应当经过广大民众———广大纳税人的讨论和认同,应该经过当地人大的审议并同意才能正式颁布实施。 实际上,成功的公车改革,应该是既要保证正常的公务用车,又要彻底挤掉其原有的水分,避免出现一些地方乘机给政府公务人员涨工资的结果。虽然我国的公车改革确实存在着一些较为特殊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我国的政府公务员工资收入普遍不高,确实存在需要提高政府公务员的积极性和行政效能的地方。但是,如果有关方面真正搞清楚究竟为什么要进行公车改革,如果各方面彻底消除那些内心深处的特权意识,那么问题也许会简单得多。 [上一页]  [1]  [2]  [3]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