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使用和改革调查与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 10:4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本报记者常宝国 在一个处级建制的单位,七个正副处长每人一辆公车并配有专职司机。该单位一位知情人悄悄对记者说:“领导整天是进门一张报,出门一溜烟!开着公车接送小孩上学、老人看病、老婆逛商场、外地旅游、进京城跑关系、聚会接待同学。公车是领导用完他们的亲属用,亲属用完司机用。单位一年养车的费用高达30多万元,公车每公里的运营成本高达8元,
公车购置无节制使一些地区行政经费不足,从而导致乱收费、滥罚款的行政违法行为,挤占挪用教育、养老、治安等社会保障资金的事时有发生,损害公共财产利益,挥霍纳税人的钱财。 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公车约有350万辆,包括司勤人员在内,每年耗资3000亿元人民币。 日前,媒体在介绍到中国访问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的生活趣闻时有这样一则消息:德国法律规定总理在休息日或假期不得使用政府为其配置的高级轿车。于是在假期出门的施罗德就会在公众面前呈现这样一幅画面:施罗德开着属于自己的一部叫“坦克”的“老爷车”,而他的保镖却坐在政府提供的高级轿车上为其保驾。 政府官员公务用车的资金来源是纳税人的税金,其目的是官员在公务期间更好地为纳税人工作生活提供更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官员将公务车作为私有财产予以滥用产生巨大的行政开支,实际上是对纳税人、公共财产的一种侵犯。 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车的使用超出其职务行为的范畴,严格讲是公务员对纳税人的一种侵财行为,这是公车改革的法律基础和保护公共财产不被侵犯的大事情。———编辑手记 不久前河北某腐败官员在法庭受审的一句狡辩一时成为人们的笑谈:“我以为我是人民的公仆,所以吃、喝、行都应该是公家的。” “屁股底下一座楼”,公车私用同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一样,已经成为滋生腐败引发民愤的源头。今年开始,各地公车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 公车“新政”势在必行 记者日前在江苏省某单位采访时了解到,在一个处级建制的单位,七个正副处长每人一辆公车并配有专职司机。该单位一位知情人悄悄对记者说:“领导整天是进门一张报,出门一溜烟!开着公车接送小孩上学、老人看病、老婆逛商场、外地旅游、进京城跑关系、聚会接待同学。公车是领导用完家属用,亲属用完司机用。你看,俺单位养车的费用在账面上一年就30多万元,我干十年的工资也没这么多!” 据该单位知情人士表示,实际公车每年花费远比账面多。既然是公车,用车人在加油、保险、维修等环节上浪费现象严重,公车每公里的运营成本高达8元,是出租车成本的10倍。 公车私用,公车不“公”已经成为普遍性问题,公车日益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而且这种被群众讥讽为“屁股下的腐败”呈愈演愈烈之势。四川某地级市的统计显示,该市2000年采购公务车206辆,财政支出4812万元;2001年采购公务车271辆,财政支出5404万元;2002年1月至7月采购公务车618辆,财政支出5347万元。该市目前共有公务车4000多辆,每年所需的费用成为财政越来越沉重的包袱。 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车辆消费占到全部国家财政支出的38%。每年大量的新购公车尤其成为负担,多个省会城市每年的新购公车数量都在数千辆。 “财政蛋糕”只有那么大,购买公车无节制使一些地区行政经费不足,从而导致乱收费、滥罚款的行政违法行为,挤占教育、养老、治安等社会保障资金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公共财产利益,挥霍纳税人的钱财。 我国公车制度与国外公车制度反差甚大:韩国汉城市政府公务专车只有4辆。这4辆“官车”的任务是确保市级领导各种公务活动的交通所需及上下班的接送,绝不许任何人私用,在完成一天的公务后,“官车”必须返回市政府并登记就位; 德国各地政府部门为节省开支尽量减少公车数量,公车中还有相当数量是租赁来的; 芬兰赫尔辛基市政府只有市长一人享有专车待遇,并且只限执行公务、正常上下班,个人私事不得无偿使用专车; 南非享受政府配车的官员不论什么级别,在购车时都需自己支付1/3的购车款,而且申请配车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浙江大学相关课题组对百余名公务员的调查显示,认为现行公车制度不合理和需要完善的人高达95.5%。 公车“新政”势在必行。 各地“车改”涌动
  [1]  [2]  [3]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