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了一个 还要警惕中航油背后的中航油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 18:40 新世纪周刊 | |||||||||
撰文/迟宇宙 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航油制造了近期中国最令人侧目的丑闻,这家被曝光内部管理出现纰漏的上市公司承认其交易员违反内部管理条例,在从事石油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给公司带来超过5.5亿美元的亏损。
这桩丑闻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巴林事件”,“龙头大班”陈久霖则使人联想到从事期权投机搞垮巴林银行的英国人里森。无独有偶,它们恰好都发生在新加坡,它们的“操盘手”都搞了些小动作。 美国《华尔街日报》对“中航油丑闻”评论说:“中航油在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中发生重大损失,暴露出中国公司在治理上的薄弱之处。其他一系列的公司丑闻也显露出中国政府将企业拿到海外上市的战略不能算是成功,而是存在缺陷。外国投资者和中国政府在利益方面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志同道合。” 在中航油出事前,所有人都相信在新加坡上市将中航油“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但谁也没有料到这个新时代竟是生死存亡、命悬一线的“膏肓期”。 那么,是什么使政府对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去”的希冀变成了今天中航油在新加坡制造的丑闻?是什么让中航油变成了“中国的巴林”?谁又该为中航油丑闻负责?《华尔街日报》给出的答案是:“中国的上市国有企业仍然没有把股东权益提高到超越政治考虑的层面上来,这是因为中国上市公司同母公司和中国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个模糊的答案并不能解答中航油丑闻所带来的所有疑问。我们不能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体制,更不能高声叫嚣“体制是头驴,任人牵来任人骑”。体制或许存在缺陷,但“A股化”的痼疾恶习却直接导致了中航油的中风偏瘫。 商业交易伴随着风险,这是世所公认的道理,所以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出现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但中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之所以出现内部操作的丑闻,却有“A股化”的深层次原因。联想到不久前发生的“创维黄宏生事件”,人们不难发现,这些中国企业往往是栽倒在做假账、内部交易、隐瞒重大交易信息等在国内资本市场膏肓多年的痼疾恶习。 在国内资本市场上,由于监管的缺失和“潜规则”的盛行,不少企业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买卖,做着坑蒙拐骗投资者的勾当。他们也知道这不是光彩的行为,但是市场“大盘”如此,他们不这样做也落不到什么好“行情”。所以,他们也不在乎什么形象,关注什么声誉,反正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没有干过这种“皮肉生意”、始终保持童贞的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心目中即或不是绝无仅有,也可谓寥若晨星。 而当他们遵循政府的教导迈开大步“走出去”之后,惯性心理使他们依旧按照痼疾恶习行事。他们或许知道自己已面临双重监管,必须遵守别人家的游戏规则,但他们往往又心存侥幸,以为自己不会出事,即使出事,政府为面子估计也会对其注入资本进行拯救。不幸的是,我们的政府现已变得更加务实,之所以将他们推出去,正是逼迫他们“断奶”和“补钙”。这次没人来拯救中航油,政府不会为中航油亏损买单,谁种下的恶因,谁收获其恶果。 中国政府鼓励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去”,其用心可谓良苦,其目光可谓长远,其意图可谓深邃,然而对那些“走出去”的公司如何进行内外监管,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如何避免他们“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何节制其无限膨胀的权力,种种问题,都值得有关方面深思。 一个中航油虽使每个中国人亏了3块多,但它毕竟动摇不了中国经济的根本;一个中航油虽然制造了一桩丑闻,但它毕竟改变不了中国经济充满勃勃生机的现实。然而,丑闻既然诞生,其伤害既已造成,政府就应以此为鉴,强化对这些海外“诸侯”的监管。毕竟,它们代表着中国企业的形象,身上承载着太多的希望。 一个中航油倒下了,如果能够使千万个中航油站起来。那么,陈久霖至少算是干了一桩善事,“中航油”的中风偏瘫也勉强可算作以己渡人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