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的革命者还是污染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 14:02 中国青年报 | ||||||||
梁发芾 有关网络用语对学生的影响,近来不断被老师和家长提起。很OUT(表示老土)、886(再见)、7456(气死我了)、TST(踢死她)、GG(哥哥)、MM(妹妹)常常出现在孩子们的作文中。一名有着多年网龄的“网虫”把网络语言概括为“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外文+其他”。对此,专家、学生、家长等见仁见智,争论不休。(12月20日《江南时报》)
网络语言,按照社会语言学术语来说,属于一种社会方言。社会方言与地域方言不同,它是特定社会群体约定俗成、自我确认、互相认同的标志,是特定群体之间使用的交际工具。这种夹杂了数字代码、外语字母以及谐音假借文字写成的网语,简单方便,能快捷迅速地把思维和情绪变成语言符号,深受青少年网友热爱不足为奇。而网语独特的身份认同功能,更是网友把它作为区别于所谓“菜鸟”(网语:网络新手)的重要标记。 但是,随着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网络使用者日渐增多,网络语言必然要在特定群体中的小范围流行,进入社会共同使用的语言之中。当众多网友在报纸杂志作文书信中使用这种语言的时候,它就会进入全民语言,成为汉语言文字的组成部分。有人因此认为,这种网络语言很可能会带来汉语的革命,就像上世纪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简化字取代繁体字一样,给汉语言文字带来巨变。 但是,网络语言的利弊需要全面分析,它很可能给现代汉语带来革命性影响,也同时给民族共同语带来巨大的污染。网络语言中的新词汇必然大量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库中,有许多形象生动,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词语会丰富汉语词汇。这是需要肯定的。但最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网络语言对汉字使用的影响。学生因为上网人数更多,对于新奇简便和身份认同情有独钟,而且小学生对于复杂的汉字确实还不太会写,于是,受网络语言影响的孩子们用数字、字母、谐音借代的办法使用语言文字。这种由好奇、方便而采用的书写形式,很可能成为他们今后难以改变的书写习惯,进而影响汉字的纯洁和规范。 汉字的形成至今已有六千年历史。作为主要是表意文字的汉字系统,在数千年演变中每个字都形成特定的本义和引申义,形成完善的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汉字系统是中华民族最为成功的文明创举,而且统一的汉字系统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性起过,而且仍然起着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些数字、字母和其他符号甚至谐音别字,要么没有确切的含意,要么属于临时假借,大量运用这些符号,使这些简便符号不能承受大量意义的重载,必将引起语言文字系统的紊乱,给语言文字作为交际的工具带来妨害,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影响语言符号的规范、准确和简便,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如果这样的书写模式因为使用者众多而进入全民语言,成为全民语言的一部分,必将对汉语言文字整个系统的完整性、科学性造成损害,进而损害中华文化。 因此,作为社会方言的网络语言尽管可以存在,但是它的应用范围就是在特定的网络空间。要进入大众语言环境,应持谨慎态度。正规的出版物应该力求使用标准规范的语言文字,尤其在书写形式上拒绝随意网络化,而网络语言尤其书写形式如果要进入共同体语言文字,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这种筛选既需要专家学者的甄别把关,也需经时间的检验和淘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