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中外管理》2004 > 正文
 

反思世界工厂(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 19:35 《中外管理》

  “压缩型”成长的代价几何?

  金 碚:现在有人给中国工业化提了这么一个概念:中国工业化是“压缩型”的工业化。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很多事情在其它工业化国家,都是经过了一百到二百年的时间,才
会逐渐出现然后加以解决的,而中国在二三十年的时间,几乎要把世界上其它国家工业化过程所经历的事情都要经历,而且是以非常极端的方式来经历。

  工业化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问题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对代价的评估是不一样的。其它发达国家也经历过污染的过程,伦敦、东京概莫能外。他们用了一百到二百年的时间,才逐渐从消耗资源型转向节约资源型,在最初他们也破坏环境,也对工人实行了血汗工资制度。

  而中国在经历了很短时间的快速成长之后就突然发现,我们现在也必须要重视这些问题了,否则我们发展的道路是不可持续的。中国要成为一个生产大国,就必须遵守目前的国际规则。如果不遵守,就跟不上世界工业化的进程,中国就会被认为是对世界的威胁。

  所以我们在竞争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到生产上的份额多少,沿用过去的“血拼式”的斗争。我们也要考虑到环境,要考虑到员工的福利,考虑到技术的进步,而所有这些东西,从企业经营上来说,都会对企业的成本形成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怎样在这两者的矛盾中找到自己的一条道路?中国依靠什么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张 跃:这使我想起前不久在德国经历的一件令我生气的事情。大概是夏天的时候,德国《明星》杂志要采访我,他们说要拍一些工人在工厂的照片,我们就召集了车间的工人,让他们拍了一张很大的照片。那张照片是从高空拍下来的,三千多员工站在工厂里。

  我以为他们对我们公司进行了客观的报道,殊不知,他们把我们作为反面的对象,作为对中国过强的生产力增长进行严厉抨击的一个例证。说我们的产品是如何倾销到德国,说我们要控制全世界。当然远大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们对中国的很多行业,钢铁水泥、化纤、小商品等都进行了攻击。

  文章和照片刊登以后,很多德国人跟我们经销商说,你不能再代理远大了,这是损害我们国家的利益,你们夺走了我们很多的工作岗位。

  提起德国,我更想说的是另一种启示。我们在德国的确卖了一些产品,和德国接触比较多,我感觉德国是个很了不起的国家,如果说“世界工厂”,德国是当之无愧的。上个世纪70年代,是德国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很多化工企业都集中在莱茵河流域,莱茵河不要说有什么鱼,连河水发出的气味都像药水一样,十分刺鼻。在随后的时间里,德国人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莱茵河的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今,莱茵河已经可以钓到鱼了。相比于中国目前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德国的这种转变过程无疑具有借鉴和学习的意义。

  也就是说,德国在工业能力没有下降甚至更加强大的情况下,环境保护工作却做得卓有成效。我们在和德国人无论是谈技术问题,还是谈产品和售后服务问题的时候,都会涉及到环境。比如:我们有一种产品,在中国、美国等世界很多地方都能使用,但是在德国就是不让使用。德国人以宽容和理性而著称,但是他们对环境非常的苛刻,而且这种苛刻是发自内心的,带有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在德国,从国民到官员、到企业,大家都一致地去追求环境的健康,非常让人感动。

  六年前我们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看得起我们,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国力提高了,没有人敢忽略我们的力量。如果说成就是以自立为基础的,是以维护生态环境为基础的,那是值得祝贺的。但如果是以付出惨重代价为基础的,则需要我们警惕了。

  第一个就是中国劳工过低的成本。比如: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工厂里,工人一个月辛苦了很长时间,工资也就是三四百块钱,这应该说是非常残酷的现实。这些工人的收入是不足以支持一个家庭正常生活的。而有些厂工作生活环境也非常差,个别工厂连床铺也是一个床三班倒轮着睡的。对待工人,应该首先建立在人道的基础上,应该是顺应整个社会进步趋势的。我们的这种优势和现状还能维持多久?值得每一位企业家深思。

  第二个是高资源消耗。我们的能源效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资源消耗的同时也就带来了污染。至于说到污染,我们更是惭愧……中国现在有40%的地区是酸雨地区,事实上这40%的地区覆盖了我们90%的人口,也就是说基本上我们有人口的地区就是酸雨地区。

  第三个是低利润。除了我们的打工仔是“低利润”以外,我们的企业也是低利润的。低利润,低价格,是国内很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砝码。这种低利润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我认为除了只能支付更低的薪水以外,还有就是更无研发能力。正是因为没有研发,才造成了这个低利润,造成了高污染。研发不是说做出一个新的产品那样简单,资源高效率的利用应该是研发最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世界工厂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