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1370亿假冒产品背后的利益角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 10:31 新京报

  据12月19日《新京报》报道,在“首届中国打假扶优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战略研究所冯杰研究员透露,从2001年4月到2004年10月底,国家质检总局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11亿元,而保守估计,市场上假冒产品总量超过1370亿元。之所以假冒伪劣屡禁不止,主要原因之一是地方保护主义。

  冯杰研究员所谓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导致假冒产品屡禁不止,此言不虚。那么,地
方保护主义为何如此顽固?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1370亿元假冒产品为某些地方官员、执法部门,以及制假贩假者提供了种种“实惠”。

  其一,假冒产品隐含某些地方政府官员的利益。不少地方“GDP崇拜”仍在暗中大行其道,而如何规范市场秩序、着力环境保护、体现人文精神,迄今并未在官员评价体系中真正得到落实———除非假冒伪劣产品为害一方,致死人命,上面追究下来,这才匆忙启动行政或司法问责程序。所以,对于打假,某些政府官员并不积极,甚至还认为这“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换言之,也阻碍了这些官员在仕途上的“发展”。正因为假冒伪劣有了隐形“保护伞”,这才屡禁不止,乃至充斥于市。

  其二,假冒产品派生执法部门经济利益。一些地方的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趁“假”打劫,富得流油,相信早已不算什么新闻。这些执法部门在打假过程中,以罚代法,“假打”成癖,以致猫鼠共舞,制假贩假越“打”越多。据笔者所知,尽管收支两条线已强调多年,但“罚款提留”仍然是一些执法机构谋取部门利益的隐蔽渠道。还有的以“目标管理”为由,对全年打假罚款收入超标的单位或个人予以数万元乃至十多万元的“重奖”。表面看来,打假举措相当到位,实际上却助长了执法人员以钱为重的不良风气。由于利益驱动,部分执法部门或“放水养鱼”,或重假轻打,以便部门年年都有“新战绩”,个人岁岁腰包均看涨。如此这般,假冒伪劣自然久“打”不绝。

  其三,假冒产品诱人追逐不正当商业利益。由于制假贩假利润空间大得骇人,再加之政府官员、执法部门在打假中态度暧昧,以致不少地方出现了“制假村”、“贩假镇”,男女老少齐上阵,将其视为致富绝招。绝大多数情况下,涉案人员只需“破财消灾”,大多可以轻松过关,因此,前仆后继干此勾当的不乏其人。假冒伪劣之所以“打”了这么多年,至今仍未取得明显成效,不能不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当某种违法行为被相当数量的人不当一回事时,法律的尊严就无从谈起,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害也就在所难免。

  因此,透过假冒产品总量1370亿元这个数字,我们看到的是在打假过程中各种利益的博弈。在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应该通过制度设计,剥夺任何部门和个人违法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权利。

  否则,假冒伪劣是不会自动绝迹的。□徐林林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