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转弯后需要及时回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 17:20 和讯网-财经时报 | |||||||||
当国家统计局数字告诉人们,11月份的CPI(消费物价指数)出人预料地同比仅小增2.8%的时候,央行也发布公告指出,“各项贷款增速回升,储蓄存款明显增加”。当月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比上月末高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9.24万亿元,增长13.8%,比上月末高1.2个百分点。 “储蓄存款明显增加”,显然是为了说明央行加息之后的效果;那么“各项贷款回
当然,贷款数据更是如此,而且贷款期限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短期贷款增量,远远大过中长期贷款增量。11月当月,各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1495亿元,同比多增509亿元。其中,当月新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425亿元,同比多增356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1034亿元,同比多增103亿元。 但需要指出的是,按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691亿元计算,要在短短的未来一个月之内,完成今年年初预定的2.6万亿元贷款增量、货币供应量17%的增长,恐怕绝对不可能了。 这并非仅是一个指标是否可以完成的问题,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1月CPI突然的加速下滑,以至于市场产生了中国可能重回通货紧缩困境的担忧,这或许与前一度的货币过紧密切相关。 面对现实人们不禁会问,今年年初预定的2.6万亿元贷款增量、以及货币供应量17%增长的目标,它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央行今年5月就做出了今年第四季度CPI可能回落的判断,但为什么那时候没有采取预调措施? 毫无疑问,未来CPI的惯性下滑或许势不可挡,而究竟会下滑到什么水平,现在难料,但至少存在下滑到1%以下的可能(CPI涨幅1%以下,是国际公认的通缩区间),因为市场已经显现出一些不妙的迹象。 前不久,国内一位著名的金融学家在一次报告中就指出,今年年初,贷款是企业想要,银行也想给;到了年中,贷款是企业想要,而银行不想给;现在(11月初),贷款是企业不想要,银行也不想给。 按照这样的逻辑,下一步会不会出现“银行想给、而企业不想要”的状况?在我们看来,很有可能。因为,尽管本轮宏观调控的主张是“有保有压”,但货币政策做为总量政策,在结构调整的方向上所能发挥的作用过于有限。于是,紧缩为主也就在所难免。 因此,真要出现“贷款银行想给、而企业不想要”的状况,那将意味着,货币政策传导到CPI,并维系在理想的水平上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换句话说,相对紧缩的货币环境已经改变了市场预期,现在要把他转回去,恐怕也不很容易。尤其是对转轨过程中的中国企业而言,他们对宏观信号反应相对迟钝得多,在此现实条件下,使他们正确认知宏观信号的分寸,实有难度。 难度或许还体现在另一个方向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传导到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在中国十分艰难。因为,如果消费总量上涨平缓,那么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传导到CPI必然依赖终端消费品产能的淘汰,依赖企业间的收购、兼并或重组。但在中国,企业收购、兼并、重组谈何容易?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企业甚至最终熬到破产边缘,也不愿主动寻求被兼并的出路。 因此,目前的状况必须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如果原材料和动力价格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条件下,不能有效回落,而最终消费品价格又在需求有限的抑制下,不断下滑,那么企业的利润空间就会被相应压缩,进而难逃破产的命运。但是,失业率将如何?社会安定又将如何? 在我们看来,此次“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当属及时,但当调控成果显现之后,其所必须的反方向预调似乎有些迟疑。其实,这就像开汽车一样,转弯后,需要及时回轮。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