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标准与商业文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 16:59 经济观察报

  本报首席评论员 邵颖波/文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鲜奶标识的规范似乎是眼前奶业市场上所有纷争的起因。但是通过本报记者的报道,读者不难发现,这其实不过是许久以来奶制品企业之间竞争的延续而已。

  标准,就好比是一条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借用这句话是想表达:标准不可能在事物出现之前就有,没有人生产奶制品,自然不会有什么奶制品的标准。等到标准可以出现也应该出现的时候,先前已经从事了这个产业的企业就会像那些漫不经心地选择过不同路径的人们一样,受到不同的影响。

  那么应该如何面对这个标准呢?

  首先要看这个标准本身是不是具有合理性,是不是文明的产物?如果是一个剪径大盗定下的“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的霸王条款,人们自然会群起而攻之,反之,就需要人们牺牲部分自我,按照它的指引向文明前进。

  国家质检总局禁止一切经过加工的奶制品打上“纯鲜”的招牌,要所有奶制品企业一是一、二是二地标明产品的工艺和成分,充分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也允许企业各自使用适合的文字来标榜各自产品的优越之处。无论如何这个核心的意图本身无可指摘。至于说到对企业的影响,那不是制定标准的行政机关所应主要考虑的另一回事。

  当然,这“另一回事”对于那些受到影响的企业来说就是天大的事。因此他们站出来表示公开的质疑和反对,也是顺理成章的。企业首先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要为此“战斗”。这不但不应受到指责,甚至还应当鼓励。

  于是,在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之上,战斗的手段问题就成了主要问题。

  中国历史上少有对商业文明的赞许,多数记载都是商人们黑心欺诈,“无商不奸”是我们经典的总结。这也是中国无法培育出现代商业文明的原因之一。改变这种陈腐的观念要费很多力气。在我们看来,首先要费心的正是企业家们。你不能总是心里盼着有一个好的商业环境,却又通过不文明的手段来破坏它。

  商业自然有商业的原则体系,利润最大化是其核心,但是这个核心之下并非只能产生恶果,并不是说企业在这些商业原则之下就非要违反人类社会普适的文明原则不可。

  比如说现在的奶制品企业,如果要想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只要公开讲明自己的利益所在,讲明与其他竞争者的冲突所在,辩论也好,呼吁也行。但是这些企业不应拿他人的毛病和弱点来攻击对方“我鲜你不鲜”。这种办法最终看也是无效的,因为会引得对方跟你较劲,会促使权威部门给你来个一律不鲜的禁令。更加令人反感的做法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敢公开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尽管这个利益是天经地义合理合法的),却非要搬出一堆说辞,比如什么科学定义,比如什么民族工业,比如三农问题,比如和国际接轨之类。

  一个好的标准应该是商业文明的指引,而建立一个文明的商业社会对所有人都有好处,尤其依赖其生存发展的企业家。总之,市场参与者自己都应注意自己的商业竞争行为是否正当、文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