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评稳健财政政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19:06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刚刚闭幕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就意味着,中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退居幕后。

  在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实施6年之久。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发行国债,支持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6年来,这一财政政策的作用是显著的。不仅成功地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还直接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就业岗位。但是,
在对积极型财政一片叫好声中,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种积极行为毕竟是一种扩张性行为,毕竟是举债和打赤字。政府举债毕竟最终要靠增加税收来偿还;财政打赤字也意味着国家在寅吃卯粮。故此,一般说来,这样的积极主义的政策必须慎之又慎。

  事实上,连续六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连续六年的举债和赤字预算,已经是一个风险很高的“作业”了。在此以前,我们曾有过从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那时,“从紧”的本身就是针对于扩张了的财政行为,也就是说,扩张型财政早已呈现出规模较大的赤字和债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几乎完全是伴着债务和赤字而行,财政形势的严峻性一直存在。到1994年,我国财政债务依存度(债务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已超过20%,其中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已超过50%,这就意味着中央财政每用100元就有50元靠的是举债。而1998年后的积极财政政策更是将这一依存程度推至一个更高的层面。在国际上,对债务依存度有一个通用的警戒线,无论从哪一方面讲,我国的债务依存度都已远远超过国际警戒了。

  在更多的时候,简单的事情简单理解更有道理。债举多了,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也奈何不了公众的简单疑问。国如同家,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是在非用不可的当口,债不宜借得太多,积极的扩张当止应止。

  因此,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稳健,是保持正常姿态。这个稳健是公众最期盼的,也是应该长期坚持的。纵观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财政政策的稳健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因而国家的财政形势一直处于严峻状态。所以我要说: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个宝,特别是在我们国家有过几次经济过热的经历之后,特别是在我们的财政政策“积极”了几回之后,特别是在浮躁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应好好抱守这份稳健。不管怎么说,有这块稳健之宝镇山护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就多一分牢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稳健政策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