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久霖闯祸被揭年薪2350万 害了李荣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12:08 新快报 | |||||||||
主持:马东瑾 14日新华网发表文章,揭发玩出火的中航油陈久霖年薪2350万,质问“打工皇帝薪酬应由谁定”,“垄断性国字号企业关乎公众利益,决不允许少数人将国家和公众利益单位化、个人化”,可谓义正词严。
同日新华社稿称,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指,要“合理把握”企业负责人实际薪酬与职工平均工资的倍数,“防止差距过大”——2002年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平均薪酬与全部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相比为12倍,2003年升至13.6倍。 显然,李主任这话有自我检讨的意思。针对性很强。毕竟,姓陈的祸闯大了。 新华网掷地有声的质问不是我辈草民所能代庖的,相信贵为国资委主任的李先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甚至可以说经常首鼠两端。 依据有两个。 其一,去年7月,李说,国资委将建立有效的企业负责人激励约束机制,可综合运用年薪制、持有股权和股票期权等多种方式,“我们现在企业的报酬应该跟所有制相适应,不能差距太大,现在经常讲,国有企业成了培训学校,人才培训了,三资企业挖走了,挖走的原因是它工资高,所以我们就要分行业、分类,与社会上其他所有制企业相适应”。 其二,今年11月,李说,全球公开聘用22名国企高管中没有外籍应聘者入选的直接原因,“是内地薪酬跟海外相比差距很大”。 表面上看,国资委主任是掌握着数万亿国有资产的大管家,但其中冷暖,恐怕只有李先生知道。 (观宇/编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