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前11月外贸总额突破万亿美元喜中却有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09:27 新京报

  据海关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今年1—1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达10383.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出口5296.1亿美元,进口5087.7亿美元,分别增长35.7%和37.3%;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08.4亿美元。中国提前1个月实现了年度对外贸易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的目标,跃居仅次于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指日可待。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审视我国外贸发展的轨迹,确定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际贸易领域的最大变化当数中国以出口大国姿态重返世界市场。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格局中无足轻重;200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8512.1亿美元,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四大国,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

  1978年—200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40.2倍,年均增长16.04%,远远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长幅度。

  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增长建立在出口商品结构提升的基础之上。从阿拉伯人身上的传统大袍,到美国人家里的DVD影碟机,“Made inChina”触目皆是。

  对外经贸持续迅猛增长,为中国产业开辟了广大的海外市场、原料供应、资本和技术管理知识来源,帮助中国成功地摆脱了困扰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汇“两缺口”制约,抵御住了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侵袭。然而,即使不考虑服务贸易逆差,庞大的账面货物贸易总额和顺差也并不表明中国已从“贸易大国”成长为“贸易强国”,还引起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货物贸易账面统计数字存在一定“水分”,这种“水分”又来自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我国出口退税制度不完善,为了获得出口退税,货物出口境外“一日游”

  规模日益扩大。由于“一日游”

  前后加工工序均在中国国内完成,这种“一日游”不仅不必要地提高了企业的成本,而且虚增了我国进出口账面统计规模。第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一些国际游资以高报出口、低报进口方式内流,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我国的出口和顺差规模。

  其次,尽管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明显提升,但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领域,我们仍然属于净进口国,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上仍然呈现依靠出口低附加值消费品换取资本产品的格局。

  第三,我国出口效益不高,这种低效益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出口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中国所得不过是一点微薄的加工费而已。即使近年异军突起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仅仅是为诺基亚摩托罗拉英特尔等跨国巨头所做的贴牌加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出口商品,也由于指导思想片面追求“出口创汇”,竞相杀价出口、“肥水流入外人田”成为我国出口贸易久治不愈的痼疾。

  低下的出口效益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副作用。突出问题之一是一些出口企业只能依靠出口退税生存,给政府财政造成了沉重压力,也为别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提供了口实。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在外贸领域形成了巨额不良贷款,所有这些不良资产,最终还是要由全体国民来“埋单”。出口效益问题解决了,拉丁美洲经历过的出口“贫困化增长”厄运就不会降临到我们头上。

  意义更为深远的是,发展对外经贸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增加国内居民福利,但过度依靠价格竞争力的出口模式必然使我们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所谓“比较优势”而难以自拔,从而牺牲国内劳工福利,恶化国内收入分配格局,抑制内需增长,削弱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基础。任由国内居民福利受损,最终必将危及政府的政治合法性,某些海外非政府组织正是利用一些局部事件以偏概全,硬将我国政府描绘成“血汗工厂”的同谋。不仅如此,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造成区域发展失衡,对社会安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潜在威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外贸突破万亿美元确属可喜可贺;但与其沉浸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中沾沾自喜,不如借机努力将外贸推向提高效益之路。毕竟,现行外贸模式虽然还有一定潜力可挖,但随着人民币汇率机制变革日益临近,随着国内劳动力收入水平必然的提高,旧有的外贸发展模式正变得不可持续。

  □梅新育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外贸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