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王均瑶不当商会会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 19:14 《浙商》杂志 | |||||||||
文/玉儿 有很多细节令人感动:一个日理万机的董事长和商会会长,他为了商会的一次沙龙活动,亲自排列来宾桌签;为了商会会刊的发刊词而逐字逐句地推敲、修改,为了一个标题,一张图片说明而通宵达旦。
王均瑶,这个从温州苍南走来的青年企业家,虽然担任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只有一年多时间,却在浙江商人的商会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笔。 他曾经这样开诚布公地袒露:“在上海的浙江企业,我们均瑶不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比我做得好的企业家很多。我知道,人们推举我是因为我热心,是因为我愿意为大家做点事情。而商会事业的确很值得一干,做人要有点梦想,不能光想着赚钱发财,我们好好干上三年,把浙江商会做成一个具有国际品牌和知名度的商人团体。” 正是这种热情,使得他在“掌舵”上海市浙江商会这短短一年时间里,使商会的知名度大大提升。“新浙商财富沙龙”、“新浙商迎春之夜”、“新浙商故乡行”、“新浙商欧洲行”、“新浙商走进崇明岛”等一系列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新浙商在上海的形象和品位。 是的,他非常热爱“会长”这个职务。不但是自己身体力行地去做,还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代表新一届理事会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十件大事。而他自己,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还在为商会的事情颠簸操劳。 “惊闻此讯,商会全体同仁陷入了极大的悲痛。”11月13日,上海市浙江商会举办的公祭大会上,同仁们以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了他们的会长。11月14日下午的追悼会上,千人雨中送均瑶的队列中有许多朋友都是通过商会的渠道了解和认识了王均瑶,这个“胆大包天”,却“心细如发”,对社会公众事业满腔热忱的企业家的。 痛定思痛之后,有人也在议论:均瑶集团是把总部迁到上海之后这短短四、五年里快速做大起来的。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正当处于成长期,作为创业者和掌舵人为企业的发展已经在严重透支生命,那么,由他出任会长是否合适?是否让企业已经做大做强、可以从企业的事务中脱出身来的“长者”来出任专职会长更合适? 这样的建议也许有失偏颇,但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的许多企业家在超负荷承载企业大船的同时承载了过多的社会职责。像王均瑶,同时身兼12个社会职务。虽然热情可嘉,但企业家毕竟不是神仙,不是永动机,而且企业家的主要职责还是做好企业。只有当企业健康长久地发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尽责。相反,一旦企业出现危机,也将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的角色是不该错位的。 当然,浙商需要王均瑶式的热心商会事业的人。作为从社会底层奋斗上来的企业家,又是一个从浙江迁往大上海的民营企业家,王均瑶深知一个企业单打独斗的艰辛。今日浙商遍布国内外,他们需要沟通、联合,共同成长、走向世界。眼下,各种形式的浙商商会组织遍布国内外,全国各省(市、区)大都已建或正在筹建浙江企业联合会或商会,而温州商会已达100个,宁波经济建设促进会也有几十个。这些联合会或商会促进会的会长,都是由在当地有影响、有实力的浙商担任。他们在各自企业里都有一大堆事务,但为了提升浙江、浙商形象,又不惜付出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好几位会长曾经告诉记者,因为担任这个会长,他们每年的招待费用就要几百万,都是自己买单。诚然,担任会长也会给自己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便利。 生活并没有“假如”,也许王均瑶事件只是个意外。希望所有浙商能够从中有所感悟,自如地处理好做企业与参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使自己和企业都能够健康、长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