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农民成为中等收入阶层是和谐社会基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 11:00 新京报 | |||||||||
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却是共识,那就是有更多人成为中等收入者阶层。而要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当务之急是让更多的农民进入这个阶层。 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相比,当前农民的创收路径越来越小。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甚至曾出现负增长的现象。其中农业收入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
只有今年,农业收入有了比较高的增长,它得益于三大因素:国家对农业生产增大直补力度,粮价大幅上涨,以及碰上好年景。 但这三大因素实际上难以可持续:粮价不可能都像今年保持30%以上的涨幅,自然环境也不能年年风调雨顺,而国家补贴是否能保持不断增大的势头,取决于国家的政策取向和目标任务。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史表明,没有城市化和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农村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更不可能让更多农村居民成为中等收入者。要富裕农民,首先要让更多的农民向非农转移。 12月7日《新京报》报道,最近有研究表明,农村中等收入者以农民工为主体。 这进一步说明,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农民工从事的是非农产业,他们或者就地非农化,或者外出非农化,不论哪种方式,体现的都是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参与到这个进程,减轻了人口对农业资源带来的超负荷压力,使农业资源的配置有了更大空间。 农民工群体成为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主体,还不能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不成问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应该是,让更多农村居民进入社会的中等收入者阶层。农民工群体作为当前农村中等收入阶层的主体,只是说明务工经商已成为农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与全社会的收入水平相比,农民工的收入还处于低水平状态。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到200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60元,但大多数农民工的年收入却达不到这个数。所以,我们不能仅限于在农村内部看谁是中等收入者,还要从全社会范围来比较。由此,农村要培育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全国中等收入者阶层,任务很艰巨。 那么,出路在什么地方? 还是在于让更多的农村人口向非农和城镇转移,与此同时,从政策和制度上赋予农民工与其他群体同等的国民待遇,增大对农村居民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在非农和城镇的竞争能力,然后才有可能谈得上农业产业化、商业化,反过来才能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入中等收入者阶层。 王春光(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