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此前小幅调息是货币政策转折的标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 07:0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
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央行党委扩大会议上提出,2005年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一个明
货币政策密切关注三大因素 巴曙松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非常注重以下因素。 1、密切关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经济走势。 2、考虑整个社会总体流动性偏高的情况。我国广义货币M2现在的增长是在13%左右,M2的持续高增长不利于金融稳定运行。目前中国M2/GDP比例接近200%,这在世界上是最高的,这么高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是不利的。在2005年的货币政策目标的安排中,M2增速与GDP增长和CPI涨幅之和之间的差距将会有缩小的趋势。 3、观察利率调整的效果。央行小幅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不能从财务杠杆方面对企业的资金成本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此次微调是货币政策进入转折点的标志,具有一定的“宣示效应”,即央行通过加息向市场发出了一个信号,试图改变公众的预期。如果公众预期政府将进一步加息,可能会有助于遏制投资过热。 信贷调控将加快向价格调节方式转变 2005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会根据经济金融运行的变化适时加以完善。根据金融体系流动性状况,央行将会灵活调节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保证金融机构正常的支付清算和合理的贷款资金需求,加强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注意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 在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以后,以数量调节为主要特征的货币信贷调控将会加快向价格调节方式的转变,更大程度地发挥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时机正逐步走向成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