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15%捐赠来自国内富豪 中国富豪为何不慈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7日 20:59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楚天 “中国慈善十年:仅有15%捐赠来自国内富豪!”12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节目,揭示了这样一种尴尬。 在今年上半年《福布斯》杂志第一次公布的“2004年中国慈善榜”中,人们发现,中
为什么在慈善领域,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会集体“失语”?民众期待这些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企业和富人慷慨解囊,回报社会,可目前这些富人的行动显然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这些富人们在捐款时也处于一种尴尬境地:现行的税收政策,对企业家捐款都有一定比例数,超过这个数额的还要交33%的税,捐一千万元的话,还得额外支付330万元。一个富豪捐献的款项越多,他所要额外支付的税也就越多。 “捐赠越多交税越多”带来的问题是:一方面削弱了捐赠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造成了近年来企业和个人捐款情况的不如人意;另一方面,社会捐助渠道的萎缩进一步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同时也无法充分满足急需援助地区的紧急需求。 早在2001年,政协委员路明就提出:社会慈善事业应加快发展步伐,鼓励社会各界创办慈善机构,迅速出台《慈善法》、《捐款法》,对慈善和募捐行为进行规范,以便使慈善机构更多地发挥扶贫济困的作用。包括我国香港在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多年实践证明:通过减免所得税的方式,鼓励企业和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对各类弱势群体进行捐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调节途径,对于缓冲社会内部矛盾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要让企业和富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味靠道德说教无济于事,而动用政策和法律调控机制,则能促使这部分能量巨大的社会资源动起来,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贡献力量。 还有一个问题:富豪们有没有可能设立自己的慈善机构? 富豪们有足够的资本、人脉和经验,如果成立类似于企业化运作的慈善基金,有别于目前单纯依靠民众财务捐献、然后分发给弱势群体的慈善机构,将慈善基金投入资本运作市场,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救助更多的人。国外富豪成立的各种基金,都有着这样的功能。因此,才能保证这笔慈善基金成为有源之水。 不过,这又遇到了一个税的难题。目前国内能够免税的慈善机构只有七八家,像红十字会、环保基金会、法律援助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等等。它们大部分带有“官办”性质,对于更多的“民办”慈善机构来说,税的壁垒阻碍了更多民间资金进入慈善领域。 在去年非典时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曾经出台了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捐赠可冲抵当期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措施,但它只是非常时期的“暂行”办法,笔者更希望,这种以所得税调节来激发企业和个人捐赠热情、加快我国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措施应该制度化、长期化,这也需要我们的人大和政府为此作出更大的努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