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行业明显过热 双稳健政策主导调控预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7日 05:37 中华工商时报 | |||||||||
社评 “明年将开始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明确说法拉开了我国政府新的经济总量调控政策的大幕。 我们认为,“双稳健”政策的提出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始自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
对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七年来的功绩,我们不必多说———单从每年新增近200万个就业岗位的事实足以证明其必要性。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认为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使得“积极”财政政策必然要向“稳健”过渡: 首先,自去年以来,部分行业已经明显过热,财政政策需要配合收缩投资的总量控制要求。 其二,财政赤字绝对额高企,占GDP的比重已接近3%,而连续多年发行国债积累的压力开始显现。 其三,财政收入连续高幅增长,而资金运用效率已开始出现下滑的局面。 其四,在相对紧缩投资的大背景下,公共投资支出如果不缩减,势必抵消货币政策发挥的效果。在目前存在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潜在风险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减少和货币的收缩是必然之举。 自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式逐渐从直接转向间接,调控对象从企业转向市场,调控活动从条块集中到中央,初步形成了在中央统一协调下,以计划、财税、金融部门为主, 以间接手段调控引导市场活动的宏观调控模式。 在这样情况下,调控模式的转变势必对主要调控手段提出新的要求。 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宏观调控体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财政金融政策伴随的风险在加大。 我们知道,一方面,近年来连续发行建设国债,保持了较大规模的国债投资,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增加很多。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稳健”后,在扩大货币供给,增加信贷投放的同时,不良贷款的风险也在增加。 此外,在财政收支紧张的情况下,一些财政性风险在向银行转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两个最重要的手段。一般认为,计划手段是—种对经济的事前规制,因为它是计划者对被计划者的直接控制,所以其发挥作用不需要市场作为媒介。而市场化的宏观调控则是使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产业政策,通过市场来调节供求总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果配合不够势必产生政策效果相互抵消的情况,增加社会总成本。 应当说,作为中央政府经济调控左右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总体目标上应当而且必须取得基本取向上的一致,都应围绕宏观调控的总目标彼此协调、相互配合。 而只有这样,国家对经济总量的调节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