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生应该感到幸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6日 18:11 中国青年报 | ||||||||
高原 又一位民企富豪在资本市场上栽了跟头。不同的是,这次不是在尚处初级阶段的内地A股市场,而是在一向以规范健全、监管严格见长的香港主板市场。问题富豪黄宏生因一手打造创维集团而著名,但香港廉政公署并不在乎你资产有多少声誉有多好,违规就拿下。
1989年才开始创业的黄宏生,十几年工夫就建立了一个年销售额近百亿元的家电企业。相对这个业绩,企业如果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不检点行为而倒了,实在是有点冤枉。 事实上,如果放到内地股市,黄宏生的违规手段实在算不上触目惊心,估计也不会掀起这么大波澜。前一阵证监会官员王小石被拘事件曝光后,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企业要通过各种“财经公关”手段贿赂权力部门以达到包装上市目的,其费用通常占整个融资额的10~15%。也是就说,一家企业上市融资1亿元,要拿出1000~1500万元来打通各种渠道。这种贿赂黑幕被内地资本市场称为“上市潜规则”。很难想像,如果把这么多年来A股市场按“潜规则”上市的公司都纠出来,并按贪污或行贿处理,其数额将是多么惊人! 同样,控股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在A股市场也不是新闻。今年证监会推出“以股抵债”试点,就是尝试用大股东缩股的方式抵偿其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当时公布的数字是整个市场中侵占余额577亿元,涉及600多家上市公司,而市场普遍估计这个数额应该有1000亿元。有趣的是,在我们这边“占用”上市公司的钱,可以拿股份抵偿,而且还说是于大股东和小股东都“双赢”的方案,而在香港就被称为“盗窃”。 香港廉政公署的调查结果还没出来,黄宏生涉嫌从上市公司“盗窃”的钱,是拿去用在集团其他项目投资上还是自己挥霍了暂时不好定论。不过,作为一个执著于要做成“中国索尼”的彩电制造业痴迷者,以及其将创维品牌一步步从无到有、由小做大积累的业内声誉,恐怕没有多少人相信黄宏生会为了一点个人私欲做出置职业前途于不顾的事。那么理由就只有一条了:如果其上市过程有造假行为,只能说明创维集团当初的融资欲望太过强烈,以至于不惜冒险作假;而上市之后集团的周转资金也颇为紧张,以至于动了从上市公司身上“割肉”的脑筋。说白了还是那个道理:融资冲动过于强烈,就会忘记一个公众公司要为股东利益负责的根本责任,只把资本市场当成“提款机”了。 我国的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资本市场作为企业拓展规模的重要平台,在很多人眼里似乎能起到放大镜的功能,“资本运作”于是成为不少企业家们津津乐道的“口头语”。而我国内地股市从结构功能设计上,就是为国企融资改制服务的,因此,一些A股上市的公司从一开始就奔着“圈钱”而来,从来没有形成为股东利益负责的习惯和动力。一个不为股东利益负责的上市公司,其行为和表现就会透露出十足的投机性和短期效应。 笔者觉得,黄宏生其实应该感到幸运才对。至少从2000年上市以来,在相对规范的香港资本市场牵动和支持下,创维的业绩不断提升,正在向自己的理想目标靠近。香港廉署的指控,可以使黄宏生和他的创维集团更清醒一些,让它们回到正确的航道上来。同时,如果危机公关做得到位,公司运营能够保持正常并逐步挽回投资者的信任,创维起码仍然是一只品质相当不错的绩优股。 想做得更好,就必须用更高的标准要求。不经过几次危机考验,企业的生命力也不会那么顽强。至于黄宏生本人的命运,这个创业多劫的海南人似乎是天生要经受些痛苦的,他喜欢一句哲人的话:不做快乐的猪,做一个痛苦的人。最新的消息称,黄宏生已获准用100万元现金保释,法院将于明年3月再审。好了,他有3个月时间咀嚼那句哲理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